1. 首页 > 民国版嫁娶通书

民国版嫁娶通书,嫁娶择日通书

内容导航:
  • 择日哪本书最准
  • 黄历的由来?
  • 黄历结婚、嫁娶吉日查询,选哪个日子适合?
  • 通书怎么看???
  • 择日择吉书籍
  • 择日的相关书籍
  • 择日哪本书最准

    不会算命,择日就择不好。

    黄历的由来?

    黄历,又称作皇历,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文字的一种历法。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民间又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
    黄历的历史和发展:
    1、唐代时期
    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开始印制历日(历书)。据史书记载,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就有木板刻印的老黄历出现了。在这些雕印的历日之上,有关行事宜忌的内容开始大量出现。而此类丰富的趋避内容,先前则或因成本因素的考量,而未见于钞卖的简历中。
    官印的历日在唐代相当受欢迎,甚至屡遭私印。如文宗之时,每年司天台还未颁下明年的新历,汉族民间所印的私历即已在市面售卖,文宗因此尝于太和九年(835)下诏禁私置历日之板。
    由于历书是皇帝颁布历法的工具,所以人们又把历书称为“皇历”。
    现在可以看到的我国最早的皇历,一是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印本历书,另一件是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印本历书,这不仅是现今世界上最早的刻印历书之一,也是极为珍贵的早期雕版印刷本,可惜均流落国外,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2、宋代时期
    现存最早的一本使用北宋年号的历日,乃敦煌所出的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残历钞本(编号为S612),此历除一般历日中常见的年神方位图外,前更列有《国忌》、《今年新添校太岁并十二年神真形各注吉凶图》、《推杂种莳法》、《周公八天水行图》、《九曜歌咏法》、《推小运知男女灾厄吉凶法》、《六十相属宫宿法》等较不常见的图表或歌诀。
    北宋司天监在采用雕版印制历日之初,均是交由侯姓之民发售,但或因价钱较贵,以致汉族民间私印有所谓的小历者,每本只索价一、二钱。神宗熙宁四年(1071),施行新法的王安石为扩增财源,严禁私自印售小历,并由官府印制大历,以每本数百钱的高价发卖。
    3、元代时期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为例,当年全国售卖的官印黄历(古人常称为“历日”)就高达三百多万本,平均约每四户列入户部缴税名册的人家,即拥有一本官方印售之历。绝对是该年全世界最畅销的单一书籍。而卖历的收入,更高达当年全国岁赋钱钞部分的千分之五!
    所以在和经济两方面的考量之下,无怪乎元律中会对私自印售历日者采取相当严厉的惩罚,其条文曰:"诸告获私造历日者,赏银一百两。如无太史院历日印信,便同私历,造者以违制论。"
    4、明代时期
    在明朝出版的黄历封面上,也都印有一则告示,宣称每本黄历都必须盖有钦天监的印信,否则便视同私历,盗印者如被查获,将被处以斩首的重刑,密告者则可获得赏银五十两。
    5、清代时期
    然而部分偏远地区,因不能及时获得当年的官历,故私历的出现一直无法禁绝。汉族民间术家在重利的吸引之下,并为了满足大家对术数的高度需求,一直私下编印年度通书,它除了涵盖黄历的形式之外,还又再增添了不少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
    清乾隆十六年(1751),律例馆终于顺应社会的现实,议决准许汉族民间翻刻官印的黄历,且不须盖钦天监的印信,在这条新的法令之下,刊行黄历不再有违法之嫌。而许多选择家更开始公开树帜出版以己名或堂号为标志的年度通书,积极争夺这一广大市场。
    于是,历书有了较大的演变,日历上内容十分丰富,除记载日期、干支、二十四节气表及相关的注释外,还印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世界各国国旗、增广贤文、各种联对、谢贴、呈文诉状、汉族民间偏方、张天师祛病术、九九消寒图等等,琳琅满目。一本历书成了小百科全书,有人戏称,一册历书在手,可以“万事不求人”。
    嘉庆二年(1797),以继成堂通书为例,不仅风行于南方沿海各地,甚且销售到海外。
    不过,黄历的术数内容常被批评为。信奉基督教的太平天国颁行的黄历就删去所有禁忌,只注明节气与礼拜天;清宣统年间颁布的黄历,也禁止刊载宜忌、冲煞、方位、流年、太岁;而日治时期的黄历,也只有“宜”而无“忌”;光复后,又全都恢复了。
    6、民国时期
    历书改革为“阴阳合历通书”。孙中山先生提出用西历,就是现在的公历。于是,黄历中又增加公历的内容。
    古时历书系由钦天监发布,民国之后则是由五术、择日师排出“通书”,各地命相师可挂上各家堂号另行出版,或卖出版权由公私机关印行当赠品。
    私人的书局也开始印皇历,有人就借用轩辕黄帝的“黄”字,把“皇历”改叫“黄历”,也叫“时宪书”,进而演义成黄历是由轩辕黄帝创制的。但其实这只是后人的编造。
    7、当代
    千馀年来,黄历一直是中国汉族民间最畅销的书籍!丝毫未见遭时代淘汰的迹象。即使民国成立以后,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冲击之下,通书也仍持续发行,实在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异数。如地区每年印制的黄历大约为五、六百万本左右。的黄历、通书大约三分之二都宣称是从两百年前福建洪潮和的“继成堂”通书传承而来;流行的源头则是广东“崇道堂”罗传烈通书。
    不少现代人对黄历有很深的依赖。学者认为,黄历流行千年反映了华人因为生活的不确定性。通书中包含了大量与吉凶趋避或生活礼俗相关的内容,虽然在每一时代里,它都属于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出版物,但因中国人对择吉思想的笃信,导致选择术得以在时空上长期制约了社会中的许多活动(如建筑动土、丧葬喜庆、甚至选举登记等)。

    黄历结婚、嫁娶吉日查询,选哪个日子适合?

    12月12号日子不错
    如果觉得答案还不错,请选“满意”并点“大拇指”,:)

    通书怎么看???

    看吉日的,比如哪天出门好啊,比如哪天结婚好。但是要学会看有的是难。

    择日择吉书籍

    趋吉避害,是人们的心理取向,随之而产生了择吉术。择吉术具有悠久历史,并且不断发展、完善,到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诞生了《协纪辨方书》。
    择吉术,在指导人们趋吉避凶的同时,对自然规律的崇尚,值得肯定。例如,对捕猎的限制,就是对大自然尊敬的例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是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说一下的就是风水择吉书籍多出自  易半仙   的丰富收藏,

    还有一个嫁娶类的择日书籍多出自   古籍阁    可以说在风水择日和嫁娶择吉方面的书籍我还没见过比这两地方更全面的



    此为目前我所见过且收藏的最全的择日择吉书籍目录:


    《择吉汇要》《陈子性藏书》《嫁娶通书》《协纪辨方书》《象吉通书》《崇正辟谬》

    《增补万全玉匣记》《算七政交食凌犯法》《历法玉堂通书》《刘氏家藏通书》

    《六壬择日要诀手抄本》《星辰宝经书-古本》《玉枢宝经(择日古籍)》《葬事择日法》

    《钦定修造吉方立成》[清]敬征编
    《臞仙肘后经》
    《臞仙肘后神枢经》[明]朱权撰[明]朱权撰

    《订正选择神煞起例》不署撰人择吉
    《东方朔通玄经》[汉]东方朔撰择吉
    《董公选明董潜撰择吉》

    《崇正辟谬永吉通书》【清】李奉来辑择吉
    《八字万年历》[清]袁树珊校勘择吉
    《百中经》不署撰人择吉

    《董氏诹吉新书续编》[明]董潜撰择吉
    《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唐]释不空译备注
    《历学会通》[清]薛凤祚辑
    《象吉备要通书大全》
    《协纪辨方书》不署撰人清熊宗立著清]
    《诹吉便览》[清]俞荣宽编
    《诹吉便览宝镜图》[清]俞荣宽编《扁鹊子午经[战国]》扁鹊撰择吉
    《董公择日》[明]董潜撰择吉
    《董公选择要览明》董潜撰择吉
    《董氏诹吉新书》[明]董潜撰择吉
    《孙思邈元女房中经》孙思选撰
    《民俗通书·成年历》
    《鳌头通书大全》
    《许真君万玉记》[晋]许逊撰
    《选吉探原》[清]袁树珊撰

    择日的相关书籍

    择吉择日是风水活动中的意象重要内容。在我国过古时候,修房动土、安葬嫁娶甚至出行等,都会先挑选一个吉日吉日再进行,以期望获得圆满的成功。

    广义上来说,有奇门遁甲、大六壬、正五行乃至民间流传的各种趋吉避凶的风俗习惯等,都属于择吉的方法。具体到事上,我们平常所说的择吉,就是挑一个好日子,所以也较择日。就是在进行某项活动之前,以干支历法为基础,辅以五行、八卦、六曜、九星、十二建、二十八宿,再结合年月日日所值的神煞来推算,找出吉日吉时的方法,以达趋吉避凶活动,就是择日。

    我也算是研究择日十年了吧,我那十里八乡的择日基本上都是我包了,这些年来也研究了不少择日的书籍

    不得不说出自“古籍阁”所收藏的择日书籍目前来说没有比它丰富的,没有之一


    所收藏的择日书籍目录:

    《二十四山禄马贵人择日》

    《杨公风水立向择日大吉时》

    《[择日造葬风水学]》

    《仪度六壬择日要诀..抄本》

    《嫁娶通书》

    《择日大通书》

    《择日学讲义》

    《象吉通书》

    《崇正辟谬永吉通书》

    《丙丁居士-河洛择日些子法》

    《仪度六壬择日》

    《先天日课(奇门择日绝学)》

    《六壬择日要诀手抄本》

    《六壬斗首择日法》

    《刘氏家藏通书》

    《葬事择日法》

    《历法玉堂通书》

    《古本玉匣记》

    《号葬事择日法》

    《增广玉匣记家用秘书》

    《增补诹吉宝镜图.清.俞荣宽编.清代朱墨精钞本》

    《增补选择通书广玉匣记》

    《奇门与择吉》

    《嫁娶祭祀择日转运》

    《宝镜图.汉.诸葛亮撰.清嘉庆间刊本》

    《永宁通书》

    《江公择日秘诀全集》

    《择日秘本万年通书》

    《玄空择日真诀》

    《玉匣记》

    《玉枢宝经(择日古籍)》

    《董公择日(秘传) 》

    《董氏诹吉新书.上下册.明董德彰撰.清光绪20年重刊本.1894年》

    《葬事择日法》

    《诹择秘典.二卷.附诹择历眼.明黄汝和撰.明天启三年豫章黄氏刊本》

    《象吉通书全集(上册)》

    《玉烛宝典》

    《甘石星经》

    《算七政交食凌犯法》

    《董氏取吉通书》

    《择日要领》

    《择日造葬风水学》

    《新镌历法便览象吉备要通书大全》

    《日用占书(择日)》

    《明·择日二卷》

    《易经秘本择日法-天元乌兔、董公择日法合编》

    《乌兔太阳天星择日法.第七卷》

    《演禽择日秘诀.第八卷》

    《七政天星择日黄经度数.第二十卷》

    《正休择日秘诀.第三十七卷》

    《择日实用大全》

    《择日择吉的误区及择日择吉的正解方法》

    《三历撮要》

    《三订历法玉堂通书捷览》

    《克择璇玑经》

    《取择秘典.二卷.附诹择历眼》

    《增补选择通书广玉匣记》

    《大唐阴阳书》

    《嫁娶通书》

    《择日紧鉴》

    《新编婚礼备用月老新书》

    《日用占书》

    《江公择日秘诀全集》

    《玉匣记》

    《类编历法通书大全》

    《编年通论》

    《董公择日要览》

    《董氏诹吉新书》

    《许真君玉匣记抄本》

    《通书》

    《阴阳宝鉴克择通书》

    《鳌头通书大全》

    《汇选携笈通书》

    《重订选择集要》

    《历法通书大全》

    《古今推步诸术考》

    《坤道秘笈》

    《择法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