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时辰对照表生辰八字天干地支

时辰对照表生辰八字天干地支,十二时辰对照表口诀

内容导航:
  • 怎样查时辰的干支
  • 八字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干支和五行属性对应关系
  • 出生的时辰怎么对照天干地支
  • 十二时晨代表的时间段及名称分别是?
  • 甲子时是几点
  • 天干地支计时法
  • 怎样查时辰的干支

    日上起时表
    此表为已知日干支后查算时辰干支的表格,又称日上起时表 查算方法
    时间 时辰 纪 日 干 支 例如:查公历1949年10月1日上午八时(或只知辰时)生人的时干支方法:
    先按万年历或者农历查询表查出:
    1949年干支为已丑;
    公历10月即农历八月干支为癸酉;
    公历1日即农历八月初十日干支为甲子。再以日干支来确定时辰干支——这就谓之“日上起时”,日上起时方法:
    一、在左表上部的“时间”栏中找到含有上午8时的时间——“07-09”;
    二、在“时辰”栏中找到与07-09对应的时辰——辰;
    三、在“纪日干支栏”找到与要查询的日干支“甲子”的“已”字所在列,本表“甲”字与“已”同排第一列; 四、与纪日干支栏中的“甲已”向下与“辰”字交叉处的“戊辰”即为所查时干支。
    时辰干支为四柱之四,八字的第七、八字。所查1949年10月1日上午八时生人的四柱八字为:已丑 癸酉 甲子 戊辰
    甲 已 乙 庚 丙 辛 丁 壬 戊 癸
    23-01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01-03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03-05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05-07 卯 丁卯 已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07-09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09-11 巳 已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11-13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13-15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已未
    15-17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17-19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已酉 辛酉
    19-21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21-23 亥 乙亥 丁亥 已亥 辛亥 癸亥
    对于古人总结的这种繁琐的计算方法,我们只要了解一下即可。本人制作的《年月日时辰/四柱八字/五行/人体生物钟综合查询》工具,可以直接输入公历年月日时查询:年月日时辰/四柱八字/五行/人体生物钟综合查询,用起来十分简便。点击下面按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辰时间对照表
    时辰时间对照表(只需知道时辰并不想知道时辰干支者看此表一目了然)
    时辰 时 起止时间 更鼓 动物代表时辰古今二解
    早子时 夜半 凌晨12:00-01:00 三更 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
    丑时 鸡鸣 01:00-03:00 四更 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慢、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
    寅时 平旦 03:00-05:00 五更 寅者,平旦之时,昼伏夜行之虎最凶猛。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这时候,老虎最活跃、最凶猛、伤人最多,因此寅时同虎搭配。
    卯时 日出 05:00-07:00 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这时,太阳还没露出脸面,月亮的光辉还未隐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称,是月宫神话中惟一的动物,这样卯时就同兔搭配。
    辰时 食时 07:00-09:00 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传说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于是辰时属龙。
    巳时 隅中 09:00-11:00 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据说这时候的蛇不会伤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荡,多隐蔽在草丛中,这样巳时就属于蛇的了。
    午时 日中 11:00-13:00 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中午太阳当顶,阳气达到达极点,阴气渐渐增加,在阴阳换柱之时,一般动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习惯地站着,甚至睡觉也站着,从不躺着。这样,午时就属马了。
    未时 日映 13:00-15;00 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据说羊在这时候洒尿最勤,洒出的尿可治愈自身一种惊疯病,因此,未时属羊。
    申时 哺时 15:00-17:00 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啼叫,声音拉得最长,最洪亮。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 日入 17:00-19:00 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含金鸡之精,故酉属鸡。这时候,日落山岗,鸡开始进笼归窝、夜宿,于是酉时属鸡。
    戌时 黄昏 19:00-21:00 一更 戌时,狗守家门,故戌属狗。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亥时 人定 21:00-23:00 二更 亥时,猪正饮食,故亥属猪。这时候猪睡得最酣,发出的鼾声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动得最厉害、长肉最快,于是亥时属猪。
    夜子时 夜半 23:00-24:00 三更 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
    古人计算年月日时干支(即四柱八字)的方法与步骤:
    一、用《公元前后干支纪年查对表》或《公元年号与干支年号对查表》查算出公历年对应的干支年;
    二、在查询出年干支的前提下,使用《月干支查算表》查算出月干支;
    三、以心算推算(或查万年历)查出当月的日干支。心算万年历,必须了解以下四个要点:。 (1)该年岁次;(2)正月初一的日干支;(3)立春的日、时;(4)当年几个小月,分别为哪几个月。
    四、依据《时辰干支查算表》查算出时辰干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图二),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 ,从5 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日干配时本身数” ,此句推算方法与年干定寅月天干发基本相同,只是在确定日干合干以后,从合之干的前干本身算起,按序数查,到何干,便是该日子时的天干。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八字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干支和五行属性对应关系

    ;     事物之间总有一定的联系,譬如,八字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古代时候,干支的最为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用来记录年份,即干支纪年法,譬如,“戊戌变法”,此处的“戊戌”便是使用了干支纪年法,这个组合就是“天干+地支”,代表了戊戌年。若是运用现代的说法,那么就是指1898戊戌年。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五行和天干地支的对应的相关内容吧!

    一、天干地支五行基本内容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相生详解:甲乙木生丙丁火
    干支方位:甲乙对应东方木,丙丁对应南方火,戊己对应中央土,庚辛对应西方金,壬癸对应北方水;亥子对应北方水,寅卯对应东方木,巳午对应南方火,申酉对应西方金,辰戌丑未为四季土。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诞生的年代久远。此外,古人用天干合地支组合搭配,用于纪年也有很常的历史。此外,天干地支和五行又分阴阳而产生的,因此,每个干支同时具有阴阳的象和五行的象,五行和天干地支的对应自然也是因为如此。
          十二地支详解戌,八字戊代表什么意思
    1、天干与五行的对应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癸
          五行
          阳木
          阴木
          阳火
          阴火
          阳土
          阴土
          阳金
          阴金
          阳水阴水
    2、地支与与五行的对应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亥
          五行
          阳水
          阴土
          阳木
          阴木
          阳土
          阴火
          阳火
          阴火
          阳金
          阴金
          阳土阴水
          以上是本期整理推荐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五行和天干地支的对应的相关内容。天干地支一一组合,配为60甲子,即为一个花甲子年。
    点击查询
    生辰八字查询
    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八字纳音五行查询表
          天干相克详解:庚辛金克甲乙木
          地支三刑是什么意思,地支三刑一定不好吗
    更多相关测试

    出生的时辰怎么对照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因此又称为“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十二时晨代表的时间段及名称分别是?

    古代十二时辰,时辰,时辰对照表,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12时辰,时辰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昼夜时辰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
    ,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
    昼夜的划分方法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
    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
    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
    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
    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
    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
    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
    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
    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
    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
    ,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在欧美国家,以一昼夜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可分为60分,每分为60秒
    计算。由于计时器即钟表仅有12小时,只合一昼夜之半,于是以上午下午来辨别,以夜
    12时(下午24时)正,为0时,夜(上午)1时为1时,以正午12时为12时,下午1时为13
    时,下午6时为18时,下午11时为23时。
    昼夜的起讫时间,有两种不同的算法,欧美的24小时自0时算起,即自夜12时起算。
    在夜12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2时以后为次日。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夜晚11时
    起至夜1时为子时,在夜11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1时以后为次日。
    古时辰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俗称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今时间 23 - 1时 1 - 3时 3 - 5时 5 - 7时 7 - 9时 9 - 11时
    古时 子初 子正 丑初 丑正 寅初 寅正 卯初 卯正 辰初 辰正 巳初 巳正
    作者: 唐瑞璘 2007-8-22 15:06 回复此发言

    --------------------------------------------------------------------------------

    2 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今时 23时 0时 1时 2时 3时 4时 5时 6时 7时 8时 9时 10时
    古时辰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俗称 日中 日昳 晡食 日入 黄昏 人定
    今时间 11 - 13时 13 - 15时 15 - 17时 17 - 19时 19 - 21时 21 - 23时
    古时 午初 午正 未初 未正 申初 申正 酉初 酉正 戌初 戌正 亥初 亥正
    今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18时 19时 20时 21时 22时
    时辰
    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时辰用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
    时辰
    子时 二十三点到一点
    丑时 一点到三点
    寅时 三点到五点
    卯时 五点到七点
    辰时 七点到九点
    巳时 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 十一点到十三点
    未时 十三点到十五点
    申时 十五点到十七点
    酉时 十七点到十九点
    戌时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
    亥时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
    循环使用,一周期为12个。经常与天干配合使用,60个为一周期。可用于记录年、月、日、时辰。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共8个字,因以得名。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
    纪月时,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次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许多历书注明某阴历月对应某干支,只是近似而非全等对应。
    纪时时,每个地支对应固定的一段时间(时辰)。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固定的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子时分为0时到1时的早子时和23时到24时的晚子时。
    地支对应的生肖、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纪时的时刻、五行、阴阳列表如下。
    地支 生肖 节气时间段 近似阴历月份 近似阳历月份 时刻 五行 阴阳
    子 鼠 大雪—小寒 十一月 12月 23时—1时 水 阳

    牛 小寒—立春 十二月 1月 1时—3时 土 阴
    寅 虎 立春—惊蛰 正月 2月 3时—5时 木 阳
    卯 兔 惊蛰—清明 二月 3月 5时—7时 木 阴
    辰 龙 清明—立夏 三月 4月 7时—9时 土 阳
    巳 蛇 立夏—芒种 四月 5月 9时—11时 火 阴
    午 马 芒种—小暑 五月 6月 11时—13时 火 阳
    未 羊 小暑—立秋 六月 7月 13时—15时 土 阴
    申 猴 立秋—白露 七月 8月 15时—17时 金 阳
    酉 鸡 白露—寒露 八月 9月 17时—19时 金 阴
    戌 狗 寒露—立冬 九月 10月 19时—21时 土 阳
    亥 猪 立冬—大雪 十月 11月 21时—23时 水 阴
    每年都有一个生肖,在该年出生的人就“属”这个生肖。人的岁数是12的倍数即为本命年,因为当年的生肖和人的生肖相同。
    [编辑]
    组合
    地支有六个组合,称为“”,有四个由三个地支组成的局势,称为三合局和全会方局,这种地支组合之后,亦会变化成不同的五行,因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地支除了会合化局之外,地支还有互相冲克及相刑,故此亦会产生不同的较应。
    地支: 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为阴阳中正合化土
    地支三合: 申子辰合成水局 巳酉丑合成金局 寅午戌合成火局 亥卯未合成木局
    地支三会: 亥子丑会北方水局 寅卯辰会东方木局 巳午未会南方火局 申酉戌会西方金局
    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 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 卯酉相冲 辰戌相冲 巳亥相冲
    地支相破: 子酉相破 午卯相破 巳申相破 寅亥相破 辰丑相破 戌未相破
    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 丑午相害 寅巳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戌相害
    地支相刑:
    寅刑巳 巳刑申 申刑寅 为无恩之刑
    未刑丑 丑刑戌 戌刑未 为持势之刑
    子刑卯 卯刑子 为无礼之刑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为自刑之刑
    [编辑]
    其他用处
    地支主要用来排序。
    有些古代的典籍用地支来分章节,如《康熙字典》等。
    西方数学刚传入中国时,中国的数学家用天干地支代表字母,十二地支分别代表k-v这12个字母,大写字母用代表小写字母的汉字加口字旁表示。子、午、卯、酉时辰出生的人:
    子午卯酉四时高,为人清秀呈英豪;
    多数兄弟难为伴,一双父母并无骄。
    时初多数先亡父,时末慈母去得早;
    财禄荣华需自置,名位通天得势高。
    二、寅、申、巳、亥时辰出生的人:
    寅申巳亥四时强,为人聪明呈文章;
    时正兄弟四五个,时初时末也成双。
    父母亲疏少依靠?自然高福坐华堂;
    若是贵人加机遇,一时荣华大吉昌!
    三、辰、戌、丑、未时辰出生的人:
    辰戌丑未四时孤,不妨父母少亲疏;
    时正多是先亡父,时初时末先亡母。
    自家兄弟难依靠,祖业不守生屈辱,
    难为官吏当身役,九流术士老伴孤?

    甲子时是几点

    0时到1时是甲子时
    一天分12个时辰,
    0时—1时 甲子时
    1时—3时 乙丑时
    3时—5时 丙寅时
    5时—7时 丁卯时
    7时—9时 戊辰时
    9时—11时 己巳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23时—24时 丙子时

    天干地支计时法

    干支计时法是以地支为主。从每天的23点开始为子时,而后依次是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每个计时单位的名称是“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循环一次正是二十四小时。天干的作用在于扩展计数规模以及统一干、支两个系统。
    干支不仅可用于计时,还可用来计年、月、日。其中年和日传说中是从轩辕黄帝时代的起始点一直流传下来的。而月和时则分别可以用口诀从年和日推算。
    口诀是:“甲已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始,壬子是真途。”意思是每个甲年和已年,其子月必是甲子月,而甲日和已日的子时也必定是甲子时,其余以此类推。
    子月是夏太阴历十一月,也叫冬月,(但在周太阴历中是首月。)冬至通常在每年的这个月,而按前面提到的那个传说,干支计时系统的原点就规定在一个冬至的子时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每年冬月,不是指某一年当年的冬月,而是指上一年的,这是由于过去王朝更迭,将历法首月改来改去造成的,后来不再改了,但首月已变为正月,而干支计时系统又不能断开以适应改变了的首月,所以就成了这个样子。
    另外,干、支还有另外的叫法,即岁阳和岁阴,但不是甲子乙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