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乾卦六爻的启示

乾卦六爻的启示,坤卦六爻卦辞

内容导航:
  • 乾卦六爻含义
  • 《易经》中关于乾坤两卦的原文及翻译?
  • 乾卦最后一句“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乾卦六爻皆阳,均喻为龙,六条龙...
  • 从乾卦六爻的爻辞看,反映了先民对世界怎样的认识
  • 求《周易》乾坤两卦的卦辞
  • 《周易》坤卦卦辞解释
  • 乾卦六爻含义

    乾卦六爻主要讲的就是这几个字:潜〔潜龙〕、现〔现龙〕、惕〔惕龙〕、跃〔跃龙〕、飞〔飞龙〕、亢〔亢龙〕。
    六十四卦乾卦代表什么
    乾卦的爻辞是: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把乾卦六爻逐一解开来看,乾卦这个密码给我们的就是六个字而已:潜〔潜龙〕、现〔现龙〕、惕〔惕龙〕、跃〔跃龙〕、飞〔飞龙〕、亢〔亢龙〕。记住,《易经》的卦爻要从底下往上看。
    第一个阶段叫潜。就是潜藏起来,暂时不要表现。
    第二个阶段叫现。中国人通常不会马上表现出来,都是先藏一藏,然后才表现出来。
    第三个阶段叫惕,警惕的意思。如果你不表现,偶尔不警惕倒还无所谓;一旦表现了,再不警惕,那么你所有的缺点都会慢慢暴露出来。记住一句话,你只一表现,四面八方的打击就可能都来了,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防范打击。
    第四个阶段叫跃。你要想办法,找机会去跃登龙门。一生一世就登这个机会,看看跃不跃得过去。一登龙门,就身价百倍,否则就算了,准备离休好了。
    第五个阶段叫飞。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跃上去,飞龙在天,不得了,所以叫飞。
    第六个阶段叫亢,警惕意味很重。飞龙在天,很荣光,可是《易经》劝我们,当发展到第五个阶段的时候,大概要适可而止了,不能再过分了,再过分就是高亢,所以第六个阶段叫做亢,“亢龙有悔”。
    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头十年是潜龙勿用,第二个十年是现龙在田,第三个十年是夕惕若厉,这第四个十年就是或跃在渊。第四个阶段很关键,过不去就是进入深渊,过去了就是飞龙在天了。中国能不能飞龙在天,取决于未来十年,几乎一切国内的、国际问题全部集中在未来十年。我们的国运还是不错的,在这个时候恰好是美国的衰落,这正是有利于中国跃于渊,一旦越过中华将复昌也。

    《易经》中关于乾坤两卦的原文及翻译?

    第一讲 乾卦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常用占断用语:
    1、亨:通达,顺利。
    2、利:有利,适宜。
    3、吝:遗憾,麻烦,艰难。
    4、厉:危险。
    5、悔:忧虑,困厄。
    6、咎:过错。
    第二讲 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译:元始,亨通,利于雌马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有利。向西南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走会失去朋友,这时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坤卦以柔顺的雌马为象征,坚持柔顺便是正道。坤是纯阴之气,本质是阴柔顺从,乾为君道,坤为臣道。
    初六,履霜,坚冰至。
    译: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不用"修习",也能成功。"无为而无不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蕴含美德,不显露,吉。辅佐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会有结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译:扎紧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赞誉。
    六五,黄裳,元吉。
    译:穿黄色裙裳,大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气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贞。
    译:永远坚持正道,以阴返阳为终结。

    乾卦最后一句“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乾卦六爻皆阳,均喻为龙,六条龙...

    世界大同,人无等级之分,难道不幸福?

    从乾卦六爻的爻辞看,反映了先民对世界怎样的认识

    对世界从小到大的认识是该安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就得学习打基础到了闯荡(进入)江湖(社会)的时候要时时注意低调做人不可强出风头该到小鲤鱼跳龙门的时候要奋起直跃以求一举成功的效果到了在名利双丰收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戒骄戒躁不能忘乎所以为了贪欲而不顾一切地自以为是而不听旁人劝阻而去舍身付出……

    求《周易》乾坤两卦的卦辞

    乾.元.享.利.贞.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以上是卦辞,下面是全的。
    第一卦乾乾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享.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
    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
    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脩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溼.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後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第二卦坤坤为地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周易》坤卦卦辞解释

    坤卦表示地、为阴,乾卦表示天、为阳。而乾是创造万物的,坤是顺从天的。因此坤卦为顺从、柔善之意。按照八卦方位,坤为西南方、为母、为阴、为女性。与之相同的卦象是兑(少女)、离(中女)、巽(长女)三卦,为三女所居,是坤的朋友。往西南方,就会有同属阴的朋友。而东是艮、震的卦位,北方是乾、坎的卦位,均属阳。非阴、非朋也,往东、北方,就会失去同属阴的朋友。(不过,也有人认为是:阴以顺从阳为正道,舍弃“三女之朋,从于东北之男”,则为安贞之吉)。 安贞之吉:安祥执著,符合大地的德行。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个人观点)坤讲德,顺从天。我认为这个顺从不是指卑微的跟从,从天,是指从善之意,这里的乾为天、为阳、为善,因此顺从。就如同大地上的五谷杂粮等,都要顺从天气变化而生长收藏。天若为善时从,天若变坏时藏。此为从善从好,而不是从恶从坏。坤为地,大地承载万物,具有博大无比的德行。这里的万物包括大地上的所有,不论高山大海,不论险泽洪流。不管是阳光春雨还是雷鸣恶风;而大多数人只能承受顺境,却不能承载恶劣。面对歌颂赞扬则得意,而对辱骂责问就失落。喜有福有寿,厌无钱无势,爱妖娆美丽,恨丑恶叛逆。近富贵权利,远穷酸僻壤。终是不成大器。此难为君子也。坤之德在于从、在于载;平和、柔顺、执著方能安祥贞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得朋者,相知为君子,失朋者,难为于路人。坤:以身载物,以德感物;那不论西南、东北都可为朋。君子当以宽厚的胸怀承载天下之朋,应以至善之美感化万物之恶。方为大德、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