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天主教婚配圣事的意义

天主教婚配圣事的意义,天主教婚配是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 天主教徒的婚姻禁忌
  • 欧洲的资料
  • 婚礼祝福礼和婚配圣事的区别
  • 婚配圣事的圣事性
  • 天主教是什么意思
  • 神父可以结婚吗?
  • 天主教徒的婚姻禁忌

    在天主教内,只有有效的婚姻才具有不可拆散性,即不可离婚。无效的婚姻谈不上离婚。其次,根据《天主教教理》,不合意的婚姻是无效的。教会不是绝对禁止离婚的。根据教会法典的规定,双方都已经受洗的,通过教会当局举行过婚姻圣事的,而且已经实行了夫妻性生活的婚姻,原则上来讲是有效的圣事性婚姻。
    这种有效的已遂的圣事性婚姻,是在天主内所建立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宣布无效,既然是有效婚姻,那么直到另一方自然死亡之后就不可以缔结另外一个婚姻,无法解除婚约。国家法律中所规定的离婚是解除婚姻。教会认为如果是有效的圣事性婚姻,那么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解除。不过教会法律中也有分居的解决办法,这在教会的法律中是合法的。

    欧洲的资料

    方面的?
    给你粘贴一些资料吧:
    圣礼
    圣礼(新教用语,英语:Holy Sacraments)或圣事(天主教用语)是基督教传达神圣恩典的仪式。东正教与之对应的名称是奥迹(Holy Mysteries)。
    罗马天主教会、东正教、东方正统教会、东方亚述教会、信义会、圣公会成员、以及卫理会教徒认为圣礼不仅仅是象征记号,而是上帝使用这些被正确执行的圣礼作为对忠实信徒传播恩典的工具。西方传统定义圣礼为传递内在精神恩典的外在标记。
    传统定义的圣事
    传统定义的圣事共有7件,包括:
    洗礼(又称浸礼,Baptism)目的是为了洗去原罪
    坚信礼(又称圣膏,Chrismation/ Confirmation)将圣灵完全赐予受礼者
    圣餐(又称圣体,Eucharist),当信徒领受圣餐时,他们乃是直接领受耶稣的身体及血
    神职授任礼(又称按立,Ordination)能消除许多罪过,使人执行圣职,仍然能够将天父赐予的恩宠普及其他信徒
    忏悔礼(即告解,Confession/Penance)指向神父表白、实行身负要受礼者所做的善公或者祈祷
    病者涂油(又称膏油礼Anointing of the Sick)可以消除各种可以宽恕的和致命的罪过。
    婚礼(Matrimony/sacramental marriage)指男女双方结合所行之礼,神父亦为见证。
    这些圣事多数从使徒时期就被使用,但婚姻圣礼直到中世纪才被承认。
    圣礼通常由神职人员对接收者执行。执行程序通常有有形的和无形的两部分组成。无形的部分由圣灵送达,有形的部分包括按手礼(Laying on of Hands)和使用被神圣化的水、油、面包和酒;或公众仪式(譬如婚礼和忏悔) 。
    显而易见地,基督教会和派别就圣事的个数以及运行方式产生分歧。但一般都同意圣事是由耶稣设立这一点。
    不同教派对圣礼的定义和执行
    天主教的圣事与礼仪
    天主教观点:“有形的标记赋予无形的恩宠,七件圣事皆由基督亲自建立”[来源请求]。按拉丁礼天主教会的习惯,普遍只给婴儿及幼童施行洗礼,待日后儿童达到理智年龄,方可领受圣体及坚振圣事。至于次序方面:
    模式一
    圣洗圣事
    长时期的教理讲授
    修和圣事
    坚振圣事
    圣体圣事
    模式二
    圣洗圣事
    长时期的教理讲授
    修和圣事
    圣体圣事
    坚振圣事
    初期教会要求来自外教的皈依者至少三年慕道期,而且三年慕道期并非代表必能入教,个别人士需更长的慕道期;而现行的成年望教者,则须经过为期约一年至年半慕道期的皈依过程。在慕道初期,望教者需参加公开礼仪“收录礼”,向信友和教会表达愿意学习基督信仰,并由神父或执事在其额上划上十字圣号,并向他们各人颁授新旧约圣经或福音或十字架,皈依者的身份由“望教者”正式被收录为“慕道者”。在慕道的后期,慕道者一方可以申请入教,若获堂区主任司铎(本堂神父)批准,按现行普遍做法是:慕道者会在入教前接受一次甄选礼(将“慕道者”的身份转为“候洗者”)、三次考核礼(其中一次为主教主持),最后候洗者会在圣周六:复活庆典夜间礼仪(又称:复活守夜礼仪)依次序领受三件入门圣事(圣洗、坚振、圣体),加入教会,成为新教友。入教后,他们仍要经过释奥期,由慕道班导师带领新教友适应入教后的信仰生活;
    过往,成年慕道者完成慕道班后,会在本堂神父安排的任何日子(不一定是复活节前夕)领洗兼初领圣体,然后再上坚振班,最后再由主教或主教授权之司铎为其施放坚振。
    入门圣事
    圣洗圣事:透过圣洗,领圣事者获罪过的赦免、加入教会,成为基督的活肢体。形式方面,有洒水、也有全浸。经文方面,(相对于东方礼而言)使用第一人称的“授受式”经文。
    坚振圣事:透过坚振,领圣事者领受圣神的恩惠,信仰获得深化,并获得力量为基督作见证。按天主教拉丁礼的传统,一般而言,领了洗而达理智年龄的教友均可领受坚振圣事。主教是坚振圣事的通常施行者,但在教区主教特别准许的情况下,个别司铎亦可有效地施行坚振。
    圣体圣事(亦称共融圣事):在弥撒举行中,麦面饼和葡萄酒被转变成耶稣基督圣体的血。信徒藉著领受圣体圣血,与主基督合成一体,并体现在他教会内的亲密共融。
    治疗的圣事
    告解圣事(亦称和好圣事、修和圣事、忏悔圣事):修好人与天主的关系。
    傅油圣事(亦称终傅圣事):给予病人属灵的帮助和安慰,并完好的属灵健康。
    服务的圣事
    圣秩圣事(亦称神品圣事):首先,天主教的圣职人员分为主教、神父(司祭∕司铎)和执事。只有已领洗的男教友才有机会领受圣秩圣事。礼仪是由主礼的主教(偕同襄礼的主教)以祈祷和覆手礼,呼求圣神祝圣(按立)领圣秩者为圣职人员(包括:主教、神父和执事)。之后,主礼的主教会为新的圣职者傅上圣油。值得一提的是,祝圣主教或司铎礼仪是为领圣秩者授予公务司祭职;而祝圣执事礼仪则为没有为领圣秩者授予公务司祭职,而是继续保留因圣洗授予的普通司祭职,他们是特别被拣选去服务及履行爱德工作。
    而执事分为两种,一种是终身执事,即一般他们永为执事,不会升神父;另一种是“过渡性质”的执事,他们通常在约一年后晋铎,执事职务是准备一个人成为神父,作为晋铎前的最后培育。
    婚配圣事(亦称婚姻圣事):天主教将婚姻定为圣事之一,至于是能否解除是教会视乎不同的情况,而教会主教、司祭(司铎/神父)及执事是这对新人立约的见证人。换句话说,新人(新郎与新娘)才是施行婚配圣事者。
    新教的圣礼
    新教(更正教)普遍仅承认圣餐礼和圣洗礼,两件圣礼都是由基督所建立的,其他礼仪则不是圣礼。圣礼看法则依各教派而有所不同。
    但新教亦会有这些礼仪:
    差遣礼 / 按立礼:差派宣教士或按立牧师的典礼。
    坚信礼:部份行婴儿洗礼的宗派为此受洗的儿童长大后行的礼仪。
    婚礼
    圣公会的圣事与礼仪
    意义:“恩典、救赎行动、上帝的临在、上帝在这圣事中与我们相遇或联合”[来源请求]。
    圣公会认为圣洗礼和圣餐(Eucharist)由基督亲自建立,而坚振、忏悔礼、涂油礼、婚礼和封立圣职由教会建立。
    东正教的奥迹
    东正教观点:“有形的标记赋予无形的恩宠,七件圣事皆由基督亲自建立”[来源请求]。
    圣洗:要求全身浸入三次,分别是奉圣父、圣子和圣神之名。和坚振一并进行,并由司祭施行,司祭会从主教接过圣油。坚振的意思是赐下圣灵。圣奥秘经文使用第三人称方式,因为正教认为真正举行圣事的是基督。基督为一切仪轨之主,神职人员只是践基督之位,诵经行仪,以成就圣奥秘之外行,并非取基督而代之。故此正教不但不使用天主教所用的第一人称的“授受式”经文,同时也认为以此种经文举行圣事,按照正教的标准是不如法的。因为神职人员本身无权力施予奥秘。决不会使用EGO TE BAPTIZO的格式来举行圣浸奥秘。倘有人如此举行,也因为不如法如仪而不生效,因为其所行之礼与教会公礼不相应。
    傅圣膏:东正教不称为坚振(Confirmation),而是圣膏(Chrismation),Chrism即指圣油。
    事奉圣礼:在东正教,事奉圣礼喻为圣事中的圣事。
    悔改礼,在东正教看来是为离教者悔改归回施行的。不过现在,在领圣餐之前,祭司或长老也会为犯大罪的人行告解礼。
    圣秩
    婚礼,东正教不认为这仅仅是合约,而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奥秘的合一,这合一仿效基督与教会的合一。在场的不只主教或长老,整个神的子民透过他们而在场。
    傅圣油
    此外,还有其他祝福及祈祷礼仪:修士修女发愿、祝福家园、殡葬礼仪。

    婚礼祝福礼和婚配圣事的区别

    婚礼祝福是教徒和非教徒都用来祝福新人的礼节,婚配圣事是出现在天主教、东正教、圣公会等基督教婚姻的一般礼仪。

    婚配圣事的圣事性

    (一)信理
    婚配是由基督所建立的一件真正的与狭义的圣事——信理
    基督曾将天主所建立与祝福的婚配导至不可分离的一夫一妻的原始理想(玛,19:3等),并且将它高举至圣事的尊位。新教人士否认婚姻的圣事性,而且视婚姻为一件“外在与俗世之物”(路德)。特伦多大公会议针对新教人士的意见,宣布:“如有人说婚配并非真正而且狭义地是新约的七件圣事之一,由主基督所创立,而是人们在教会中所杜造,也并不授予恩宠,此人当受绝罚”。
    (二)圣经的证据
    圣保禄要求信友与“在主内的”结婚(格前,7:39),而清楚地指出了婚配的性,他又以主的命令,宣布夫妇不可分离(格前,7;10)。圣保禄视基督徒婚姻的崇高与圣洁,基于它是基督与教会结合的一个预像。厄,5:32:“这奥秘真是伟大!但我是指基督和教会说的”。然而,基督与教会的结合对教会的分子既是丰沛恩宠的原因,而婚配又是基督与教会超性结合的完善肖像,它不可能仍像在基督以前那样是一个空洞的象征,它应该是恩宠的一个发生效力的记号。然而,惟有在基督的命令下,婚配才会传授恩宠。
    (三)传承的证据
    教父们自始视婚配为一件性事务。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约于107年卒)要求教会协助婚配的缔成:“未婚夫妇宜于在主教的允准下,缔结他们的婚姻,好使婚姻出于主愿,而非出于情欲”(鲍理加布,5:2)。

    天主教是什么意思

    http://baike.baidu.com/view/6994.html?wtp=tt
    都在里面了。

    神父可以结婚吗?

    拉丁礼天主教的神父终身不可结婚,而东正教的白衣神父可以在晋铎前结婚,但主教只能在独身者中挑选。教徒们认为神父是教会内有神权的人,是他们灵魂上的父亲,可以代表天主“赦他们的罪”。

    神父的职权是管理本堂所辖区教务,进行活动。有付“圣洗”、听“告解”、傅“终傅”、成“圣体”、祝福“婚配”之权,如受主教委托亦可“坚振”,但无授予“神品”之权。

    起源

    神父称谓起源于初代教会时期。当时诺斯替等异端肆虐,严重地干扰了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加上罗马帝国险恶的社会环境。教会要在严酷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就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带领信徒渡过难关。

    于是有些德高望重、信仰坚固的人就成为教会的负责人,他们牧养信徒、管理教会,从而形成了专门从事事奉的主教、神父(都为司铎品)。这个制度被天主教、东正教等宗派继承,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