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天道易经命运的关系

天道易经命运的关系,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内容导航:
  • “天道”与“大道”分别是什么意思?
  • 道教与易经有什么渊源
  • 俗话说“命由天定”,那么何为“命运”?何为“天”?
  • 易经中说命运凭自己掌握,记住哪几个道理能成功?
  • 易经六十四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分别是哪些?
  • “天道”与“大道”分别是什么意思?

    “天道”的字面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所谓天道,即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
    大道指自然法则,谓成仙之道。
    鸿蒙天地开辟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鸿蒙。 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可以说 鸿蒙是至尊道。
    的确 修真者是行使自己的道,但他与天道不冲突,每个修真者修出的道都是小道,就犹如小河般最终要汇入大海一样,自然是受天道管辖的。将自己的道的无限放大后,就可突破天道,最终不受天道的管辖

    道教与易经有什么渊源

    没有。道家和道教不同概念。道教是后来民间起义造反创教的,把老子神化了,吸收了道德经,连周朝文武王画的八卦也吸收了。易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并不是出自道教。它是民间打仗起义造反创教的

    俗话说“命由天定”,那么何为“命运”?何为“天”?

    抛开这句话本身是否具有可鉴价值来讲,“命运”指的是某个人所经历的一生,包括一个人的出生,人生转折点,各种大起大落,直至最后走向灭亡;而“天”指的是天道。但是所谓的“命由天定”往往失败者最后自己给自己找的理由,与之相反的一句话叫做“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命运不应该顺其自然、放任自流的发展,而是要顺势改变,审查度势。

    1.“命运”与“天”之间的关系

    命运就是每个人一生中所经历的是是非非,它的颜色是多姿多彩的,不一定都是张扬的红色,不一定都是昏暗的黑色,也不一定都是清晰透亮的白色,因为这个社会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命运往往都是五颜六色的,只是每个人色盘当中的占比不同。而这占比的关系与所谓的“天”又有多少联系?在这里,“天”的意思就是天道,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接触到天道的存在,所谓的天道就是决定一个人的客观存在,是命运罗盘的掌控者,但是天道的存在只是一种思想上的囚禁。

    与其说是命由天定,不如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因为所谓的“天”只是一个抽象的模糊的概念,而且存在的范围往往是的思想当中。而有些人口中所谓的天定也只是大多数人认为的结果,很多事情都是人为定义的,甚至说天定只是最后颓废与失败的理由,命运与天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

    2.“命由天定”是伪命题

    有多少人从一开始就相信所谓的命由天定,都是因为现实原因而就地妥协,但是这现实原因也并非是天定,而是有前因后果的存在。一个人努力改变现状,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或许是逆风翻盘,或许是原地打转,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改变的,思想也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经历也是,如何去用虚无缥缈的“天”去定义和归纳自己的人生归宿。

    易经中说命运凭自己掌握,记住哪几个道理能成功?

    《易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经典著作,它广大精微,包含宇宙万象的一切道理,被称为“大道之源” “群经之始”。

    《易经》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书籍,它历经数千年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源,作为”群经之首”,它对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来的、文化、历史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不少国学经典著作都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到《孙子兵法》、《黄帝内经》,小到《孔孟之道》、《老庄学说》,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



    这样一部对于中国人最为重要的典籍,将人的修养修行及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应对策略讲到了极致。

    今天,我们汇总了曾仕强教授关于易经智慧的5个道理,懂得这几个道理的人,最容易改变命运,也将最好命。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出自《易经•系辞上》。

    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就在告诉我们:“自己先努力,上天就会依照自然规律保护我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天助自助者"。

    行天道,按照自然律走的人,从来不需要求神拜佛,如果自己不好好努力,求神拜佛就能心想事成,那也就没有天道了。

    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真理,它早已被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自然规律去为人做事,这样老天就自会保佑你。

    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的规律,人生的规律原本就是自作自受,自己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完全的责任,承担所有的后果。

    老子也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善人就是有德之人,一个人有道德,老天就跟他在一起,照顾他,帮助他,自然大吉大利。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易传·系辞传》解读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了很好的实力,又有了很好的资源,只要瞅准时机出手,何愁不能成功?反之,如果自身实力不济,时机又不对,勉强行动,一定会遭遇挫折。



    易经最讲究做事的时机,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优柔寡断,当我们处于低谷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急于求成只能一败涂地!

    当我们已经处于领导者的地位时,行事一定要果断,优柔寡断只能会失去更多好的发展机会。

    《道德经》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过别人的人有力量,不断自我超越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以人不仅要和他人比,更要和自己比。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不努力谁都救不了你,若是自己不小心犯下了错误,也没有人给你承担后果,一切都还是自己承受!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易经·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易经》中有一个革卦,告诉我们,当东西用久了,当事情演变得越来越差,当人越走越歪时,就要革新求变,在变通中求发展精进。

    革,就是汰旧换新。但是需要依据天时,在不同的时机,做出不同的选择。当然变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坚定意志,迎难而上,做出成效后,就能获得认可和信任。



    所以,当我们碰到困境时,不能愁眉苦脸,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要积极面对,谋求变通之法,才是正确的态度。

    于不通处求通,越战越勇,愈挫愈奋,在险难的情况下化险为夷,人生才能丰富而辉煌。

    懂得了易经的这些道理,就会坚定内心持正向上的信念。

    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清楚怎么去应对化解,进而度过人生一道道关卡的考验。



    这就是《易经》关乎我们命运的启示。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最终如何,全凭自己的选择。

    《易经》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书":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响;

    《易经》也是人生问题的"答案之书":这本包罗万象的神书,其实把你可能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回答了。



    这才是真实的《易经》

    暴露了每一个成年人必须要懂的大智慧

    易,就是变化。

    一切都是不断在变化的,《易经》里,写尽了生命一屈一伸,阴阳调和,宇宙变化,人生处世哲学。



    《易经》到底有多神呢?

    孔子说,读懂了《易经》,人生就不会犯大错误

    曾国藩说,《易经》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马云则认为,职场人都该去《易经》里拜拜师;

    还有人说,看懂《易经》,何愁看不透人心?

    "成事者,无不读《易经》。"

    无论为学,为商,为政,还是为人父母,你都能从其中汲取你需要的"变化心法"



    阅尽世间万本书,不如读懂一本《易经》。

    读杂书万卷不如真经一部,《易经》是我们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华萃取和高度升华,是经典中的经典

    易经六十四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64卦是成对出现,前一个卦和后一个卦互为综卦,就是把一个卦上下颠倒就是下一个。
    如果上下颠倒是同一个卦,比如“乾”,那么他后面的卦就是他的错卦,就是阴阳爻全部相反。
    但是一对卦和另一对卦之间的联系,建议你看一下《序卦传》。里面是64卦顺序的解释。
    可仔细看还是会发现有些牵强。
    到底真正是什么顺序,易学界就各执一词了。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分别是哪些?

    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水天需、天水讼、地水师、水地比、风天小畜、天泽履、地天泰、天地否、天火同人、火天大有、地山谦、雷地豫、泽雷随、山风蛊、地泽临、风地观、火雷噬嗑、山火贲、山地剥、地雷复、天雷旡妄、山天大畜、山雷颐、泽风大过、坎为水、离为火、泽山咸、雷风恒、天山遯、雷天大壮、火地晋、地火明夷、、风火家人、火泽睽、水山蹇、雷水解、山泽损、风雷益、泽天夬、天风姤、泽地萃、地风升、泽水困、水风井、泽火革、火风鼎、震为雷、艮为山、风山渐、雷泽归妹、雷火丰、火山旅、巽为风、兑为泽、风水涣、水泽节、风泽中孚、雷山小过、水火既济、火水未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