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易经的卦辞和爻辞有什么关系

易经的卦辞和爻辞有什么关系,易经六十四卦卦爻辞详解

内容导航:
  • 卦辞和爻辞 有什么区别
  • 卦辞和爻辞是什么意思?
  • 《易经》中的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有什么区别,什么意思
  • 易经中的爻辞有什么用?
  • 易经六十四卦泽风大过爻辞解释
  • 易经六十四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 卦辞和爻辞 有什么区别

    卦辞乃一卦之旨,爻辞乃是围绕卦旨分门别类的评述。不懂它,就无可知道一卦之意,解读易经,首先搞懂阴阳组成的卦象,再弄懂卦爻辞之意方可。

    卦辞和爻辞是什么意思?

    “卦辞”是对64卦各自含义的精练概括,“爻辞”是对386爻各自含义的精练概括,两者通常都结合爻、位、应、比、乘等易理来表示判断、取舍。易家认为,圣人见到了天下阴阳的运动,观摩意会后打通它,以推行各种基本的礼仪行为,并联系卦辞来推断吉凶,就产生了“爻辞”。

    所以《易经》兼取天、地、人“三才”而将它们重叠起来,以六爻画成一卦而各自成章,每卦中都包含阴爻与阳爻,重迭应用柔与刚的性质,再系上“卦辞”、“爻辞”而命义它们,易理的运动规律和易德也就在其中了。

    阐析天下最大的奥秘和变动的断语,这就是《易》评议模拟天道的变化,以促成事物发展变化的“卦辞”和“爻辞”。

    卦辞具体可分为:

    先叙事而后断吉凶,先断吉凶而后叙事;单叙事而不言吉凶,单言吉凶而不叙事。或叙事、断吉凶,再叙事,再断吉凶等不同体例。涉及到狩猎、旅行、经商、婚姻、争讼、战争、饮食、享祀、孕育、疾病、农牧等内容。还记载西周初期以前的历史事件,如离宗伐鬼方、帝乙归妹、康侯用锡马蓄庶等故事。据研究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不少卦辞具有深刻的哲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卦辞

    《易经》中的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有什么区别,什么意思

    易经中的卦名是上下二个单卦组合在一起的名称,如上巽下坤叫风地观卦。而卦辞是指这个组合在一起卦的意思,如观卦有观察,观望,等待。。。。而爻辞是指这个观卦每个爻动变之后所代表的信息提示。

    易经中的爻辞有什么用?

    ‍‍

    卦辞说的是一个大背景,爻辞说的是这个背景里的内容。就好像手与五指的关系一样。比如说豫卦,上震下坤,大象里面就是上震下顺,大象是孔子老人家开示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法门。与你所谓的“预测”关系不大。实际上我们在理解卦的时候,脑袋里要有自己的象,这些象都是从大象发挥而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上震卦象足,象动,下坤卦象静止,象迷茫。用文言文来说“卦者,爻之所积,爻者,变之所适”,卦辞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是没有时间的,它只是一个道理存在在那里!六爻所变,无非在六位。

    ‍‍

    易经六十四卦泽风大过爻辞解释

    【大过】初六:籍用白茅,无咎。《象》曰:籍用白茅,柔在下也。 “籍”者,辅地也,“白茅”,取其洁也,古者祭祀,籍之灌酒,以降神也。茅白取巽象,巽在下卦,籍茅于下,所以承上之刚也。刍荛阴柔居下,不犯刚而能承钢,当此大过之时,敬慎事上不得谓过分也。故比之礼义之适中者,则有过于敬慎之失,比之傲慢侮人者,则其胜亦不啻霄壤,在高傲者故有咎,而卑下者必无咎焉。盖茅柔物也,籍之足以相助,未可以茅之微而忽之。《象》曰“柔在下也,以爻言则初在下,以茅言则籍在下。六为阴为柔在初处下,茅质柔弱,故曰“柔在下也”。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二爻以阳居阴,阴尽则死,阳来则生,物之常理。巽为木,兑为泽,木之近水者为杨,泽而灭木,杨必枯难,得九二阳气生助,得枯而复生。“稊”,杨之秀也。按,二爻体乾,乾为老,为男,故曰“老夫”下得巽在初,巽为少女,故曰“女妻”;而与初比而得初,故曰“老夫得其女妻”。夫夫妇配偶,以年之相若为正,老夫女妻,是亦颠也,然老少虽非正匹,而阴阳自得相济。“老夫”“女妻”犹枯杨之生稊,终得妊育也,故曰“无不利”《象》曰:“过以相与也”,卦之义在刚过,夫而过老,妻而过少,故曰“过以相与”《杂卦传》曰:“大过颠也”斯之谓? 九三:栋桡,凶。《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就全卦言,四刚连在中,如屋有栋,上下两阴皆弱,故曰“桡”。就三爻言,九三互乾,辰在亥,上值危宿,按危三星,在虚东北,形如盖屋,有栋之象。三以刚居刚,过而又过,过刚必折,故曰“桡”。九三刚愎自用,视群策群力,皆莫己若,遂至孤立无助,愈高愈危,终致“栋桡”之凶。《象》曰“不可以有辅也”,言三予智自雄,不能与人共事,集思广益,故不可以相辅有成也。亦三自取之耳。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九三曰“栋桡”,九四曰“栋隆”其义相反,以九四在下卦之上,以阳居阴,亦过而不过也。下与初应,初爻虽弱,得其所籍,即可不桡。按九四辰在午,上值张,南宫侯曰:“张为天府”,故有栋象."隆”《说文》曰:“丰大也”《玉篇》曰:“中央高也”栋以任重,故宜大栋在屋中,故宜高。高必以下为基,下有所籍,斯高而不危。三之所以桡者,下无籍也;四德其籍,故隆。凡事之有所凭籍,而大险可济,大功可成,上不辜君之托,下不负民之望,皆犹是也,其吉可知,故曰:“栋隆,吉”。“有它,吝。”者,言四若怀它志,厌初之本弱,而不屑用其籍,则三之桡,即为四之桡,必不免于吝矣。《象》曰:“不桡乎下也”谓栋隆起,下必不桡也。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此爻与上六阴阳相比,得阴之助而生华,故曰“枯杨生华”。杨华无实,飘荡随尽,荣无几时也。九二以得初之助而生梯,九五下无有助,惟与上六相比,犹断根之杨,得雨露之润,虽一旦发华,不久凋零。“老妇”指上六,喻上六阴极而衰,“士夫”之九五,喻九五之无内助。“士”,未娶妻之称,即谓少年。阴而居上,故呼“老妇”;阳而居下,故称“士夫”是亦大过之义也。九五以刚在刚,三阳皆不为用,独与上六阴阳相比,故曰夫妇。从夫妇之序而论,当曰士夫得老妇,今曰老妇得士夫,原其配偶之所起,志在老妇,老妇首倡而求士夫,丑体亦在老妇,亦以见圣人尽人情,考世故之妙。《象》曰:“老妇士夫,亦可丑也”,丑者,恶之之辞也。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过涉灭顶”者,谓犯危险而涉河,不得达岸,水没其首也。互卦乾为首,爻例上为顶,上六兑爻,兑为水泽,位在酉,上值胃,附星积水,石氏云:“积水星明,则大水出”故有“过涉灭顶”之象。六爻以阴居阴,才力俱弱,但其志在救时,虽履患踏险,明知“过涉”之多凶,而忘身济国,有不遑反顾者,即使其功不成,其志深足尚焉,复有何咎?此所谓勇士不忘在沟壑,志士不忘丧其元,万世纲常,正赖此辈以存也。 引自《高岛易断》

    易经六十四卦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64卦是成对出现,前一个卦和后一个卦互为综卦,就是把一个卦上下颠倒就是下一个。
    如果上下颠倒是同一个卦,比如“乾”,那么他后面的卦就是他的错卦,就是阴阳爻全部相反。
    但是一对卦和另一对卦之间的联系,建议你看一下《序卦传》。里面是64卦顺序的解释。
    可仔细看还是会发现有些牵强。
    到底真正是什么顺序,易学界就各执一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