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易经中的错卦对照表

易经中的错卦对照表,易经中的错综复杂卦

内容导航:
  • 易经第一卦本卦之卦错卦各是什么
  • 上卦和下卦各有多少?
  • 易经起卦里,什么叫错卦?是怎么变出来的?请指教,谢谢!
  • 易经中的本卦,互卦,错卦,综卦怎么看
  • 错综复杂 在周易中的 含义
  • 错综复杂的简洁版易经解释
  • 易经第一卦本卦之卦错卦各是什么

    第一卦是乾卦
    之卦是坤卦
    错卦也是坤卦

    上卦和下卦各有多少?

    64卦,384爻

    易经起卦里,什么叫错卦?是怎么变出来的?请指教,谢谢!

    指教不敢!知无不言而已.
    错卦就是阴阳相错(即阴变阳,阳变阴).
    如:乾--坤;屯--鼎;蒙--革;既济--未济等.

    易经中的本卦,互卦,错卦,综卦怎么看

    所求事情当时的情况看本卦,事情今后的发展、变化看变卦。变卦即是让你知道该以那个卦爻辞为准,也是告诉你事情发展到哪一步了。初爻变,事情刚刚开始,二爻变,事情发展到第二阶段了,以此类推;到六爻的时候,事情已经开始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整个卦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

    错综复杂 在周易中的 含义

    错卦,是阴阳爻错的意思,把一个卦阴变阳,阳变阴。错卦就是是立场相同,
    目标 一致,可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见也就不同了。
    综卦,就是把这个卦倒过来看,全部的六十四卦,除了八个卦以外,没有
    不相对的,万事因为立场不同,观念就会完全两样。
    复杂,就是交互卦的道理,第二爻上连到第四爻,从下面连到上面去为互;第五爻 下连到第三爻,上面交至下面来为交。就是每卦的纵深内在,发生了交互的变化,又产生了卦。看卦看了正面,倒着看,反面看,还要在内部看。

    错综复杂的简洁版易经解释

    ——立场相同,目标不同是为错。
    错者交错也,狗的牙齿都是交错的,所以特别有力量,立场相同,看法却不同,便是相错,相错者相辅则相成,相背时则力量抵消。
    例如乾和坤,天和地同时存在,但风格正好相反。离与坎,也是一样,火水虽相反,但也有相辅相成之效。
    天风姤的错卦则是地雷复,姤表示有相遇的机会,抓住机会,也有复的可能。复卦开始後;偶遇的机会也将较多。泽山咸卦的错卦是山泽损,损己利人则有咸,损人利己则无咸,损和咸间有交错关系。 ——把卦象倒过来看。
    综者综卦也,立场不同时,卦象也不同,从不同的立场看卦象,更为客观些。综卦者观察其不同立场的相互关系,很多卦象的原因皆来自这层关系。
    六十四卦中,有八个卦象是绝对的,无论怎麼看都一样,这八个卦是乾卦,乾者天也,怎麼看都是天。坤卦,坤者地也,怎麼看都是地,其卦象是独立而自发性的。其馀还有坎卦、离卦、泽风大过卦、雷山小过卦、山雷颐卦、风泽中孚卦属於绝对卦,其馀五十六卦则皆有其相对性。
    例如:姤卦是天风,倒过来便成为泽天夬,姤卦和夬卦是相综,也就是相对立场的卦象。
    姤者遇也,不断有不期的相遇,是谓邂姤。对付这种现象,最好能当下决定,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快刀斩乱麻,是为夬。所以姤和夬是相综的。 ——(也叫交互卦)事件内部的交杂关系
    事起必有因,有些因晦昧不明,不小心看便看不出来,但对卦象的起源及可能的未来变化,却有著非常重要的影响,不可不预先观察到,这便是所谓的交互卦。
    交互卦共有两爻,内卦的第二及第三爻,成为第一及第二爻,加上外卦的第一爻(即第四爻),成为内卦,为第一爻;内卦的第三爻为第一爻,加上外卦的第一爻(即第四),和外卦的第二爻(即第五爻),成为外卦,是为第二爻。
    此外,还可观察交互卦中的主客观因素,交互卦中的内卦,由原本卦之第二、三、四爻组成,交杂的因素为内卦二、外卦一,是属主观卦象,如前面的蹇卦,内卦为坎,表示意志较强,但实力未成熟;外卦为原本之第三、四、五爻组成,是离卦,为火,表示客观情势已成熟,主客观明显不协调,故有蹇卦的阻碍。是以得以坚定忍耐的态度,以等待下一个机会。 ——之者去也,之卦便是卦象变的方向。
    「易」中的卦象是假设的暂停现象,所以每一个卦象及其变化其实都是「动态」的。每一个爻都不停在动,所以卜卦时,也有卜其动爻的,称为「之卦」,可以观察动到那一爻了
    「之卦」也称之为「卦之」,称「之卦」表示动爻後的卦象,称「卦之」则重点在卦象变化的方向。一静一动,其意义是相同的。
    所以,之卦必须用所有可能变化的观点来作全盤观察,便可明瞭应有的处事态度了。
    古人以善易者不卜。因为自己的卦象,祇要客观而仔细的观察,根本心知肚明,何须卜筮。但重点是动爻,即是之卦。
    以乾卦为例,若动爻在第三爻,有人称为乾之履卦。因为三爻动,阳转阴,成为天泽履。
    综、错、复、杂,使卦象中彼此有复杂关系,若再加上对各卦象数位的理解,六十四卦可发展出无数的卦象,变化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以《易经.系辞上传》中,孔子写道:「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