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五行之气分阴阳

五行之气分阴阳,什么叫阴阳五行

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说,可分为阴阳说与五行说,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说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
阴阳学说:
阴阳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天之四象,人有耳、目、口、鼻为之对应;地之四象,人有气、血、骨、肉为之对应;人又有三百六十骨节以应周天之数;所以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有四肢,指节可以观天、掌纹可以察天、地、人合一。发展到后来,甚至某命理师屈指一自,一看掌纹,能断出凶吉,其实这种没有任何科学据的论断未免言过其实了。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别人纳人这五大类的范畴。
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神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古代人认为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变化、志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迷这色彩十分浓厚的占星术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为厘论基础衍生而来的.
(人体五行)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天干五行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已为阴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地行五行寅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已午属火,午为阳火,已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戍丑未属土,辰戍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干支五行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已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辛酉剑锋金,甲戍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已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腊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戍丁亥屋上土,
戊子已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任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戍已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已复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已本大驿土,庚戍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水各土,戊午已未天上火,
庚申辛西石榴木,壬戍癸亥大海水。

都说阴阳五行,那么阴阳与五行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张睿老师的《阴阳系统论》认为,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具体来说
从物质的角度来说,木火土金水属于阴阳内容存在形式的物化‘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木火土金水属于阴阳内在矛盾利害关系的物化。
具体看一下《阴阳系统论》’就明白了。

五行说水为阳,火为阴;易经却说水为阴,火为阳

你看的不全面。五行都分阴阳,水也有阴水,阳水,火也有阴火,阳火。
甲乙都为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都是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五行里的阴和阳有什么区别,会有什么影响?

五行为金木水火土。每一行各有阴阳,就是有阴金阳金,阴木阳木等等。

六气的客观解读

规范的说,温热燥湿凉寒就属于六气。在规范的中医理论中太过或不及的六气,就属于中医病理学中的证因;病因与西医学的病因几乎是一致的。但在不规范的中医理论一统天下的背景下,说这些实在是太早了一点。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在现有的中医理论中,同样是没有办法把六气概念搞清楚的。首先传统中医理论就没有规范的时间空间概念。按照刘玉珍张睿老师的在《阴阳系统论》阐述的观点,五行规范的说法应该是木火土金水五运属于空间方面的概念,温热燥湿凉寒则属于时间方面的概念,双方是不能混淆的;其次在自然界六气的太过或不及被另一方的兼并时的运动形式就属于风;也就是说,风属于六气六淫的运动形式,在理论上不能把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混淆。正因为传统中医理论既没有规范的时间与空间概念,所以在中医药学教科书的阴阳五行学说中,根本就没有干支运气理论;数千年来才会把五行与六气的概念混淆,进而把六气的运动形式风当成六气之一;正因为传统中医理论没有应有的时空概念,才分不清病因与证因的区别与联系,进而连最起码的病、证、症的区别与联系也没有弄清楚,就更不用说形成规范的病名基础上,形成规范的能把病位、证因与证性一脉贯穿的证型表达形式。莫说中医不能彰显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而且那些恶意反对中医的人,指在那些所谓的专家教授的脸上,说中医是骗子也只有在那里干着急······中医,中医已经到了不再规范自己的理论体系,就真的会自我消亡的边沿,中医理论如果不再采用刘玉珍张睿老师的学术成果,那么,中医总有一天会被那些没有真正中医理论水平的专家教授们折腾死亡······

什么是五运六气?

梅花易数的卦气,实质就是卦在当时节气和未来产生结果时节气中的旺衰。而节气中的五行旺衰就得要参照五运六气中,当时节气中的五行旺衰。
卦气论目前有多种说法,依据的原理其实都是来自于《内经》中的七篇运气论中。卦气就是《内经》中的“五运六气”的气。因为时空是不断的转换的,时代是不断的发展的,如果只是简单的经卦与经卦之间的体用生克就能评断,就算梅花易数学说的创始期较晚,几百年来,先哲们早把六十四卦的所有体用生克全记下来了,后人当做公式套就行了。易有变易之说,“数说当也,必以理论之而后备。苟论数而不论理,则拘其一见而不验矣。”要知道卦气如何来,就得先明白什么是节气、什么是五运六气。
(1)洛书与节气
洛书
洛书数字本就是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古人观测天象,认为北极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
古人发现,北斗斗柄围绕北极星转一圈,大地的季节依次移行,从冬至日开始,斗柄指向正北方叶蛰宫,主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春,斗柄指向移居东北方的天留宫,主立春、雨水、惊蛰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春分,斗柄指向移居正东方的仓门宫,主春分、清明、谷雨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夏,斗柄指向移居东南方阴洛宫,主立夏、小满、芒种三个节气四十五天;期满后下一天交夏至,斗柄指向移居正南方上天宫,主夏至、小暑、大暑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秋,斗柄指向移居西南方玄委宫,主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秋分,斗柄指向移居正西方的仓果宫,主秋分、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四十六天;期满后下一天交立冬,斗柄指向移居西北方新洛宫,主立冬、小雪、大雪三个节气四十五天;期满后回到叶蛰宫,就到了来年的冬至。古人把每个月中太阳和月亮相会的一次称为一节,如果这个月中太阳和月亮及北斗均相会的一次称为一气,如果这个月中北斗不来和太阳、月亮相会的日子把这个月置为闰月,由此创造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的生产。
现在北半球的地球自转延伸线是大约指向北极星的,在当今的天文知识中北极星指的是小熊星座α星,在北半球的人仰望天空时,感觉这颗星是永远不动的,故而首先在天体上,以这颗星做为定点来约定其它星球的运行方位。但小熊星座α星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北极星,由于地球自转轴存在周期性的缓慢摆动,因此,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以每年15角秒的速度运动,在4800年前,北极星不是现在小熊座α星,而是天龙座α星,而那时,正是伏羲的年代,也是学易人常说的先天方位的时代。在《周易》后天方位形成的年代,虽然小熊星座α星尚不象现在一样更接近于地球自转轴的延伸线,但在无现代科技的年代,还是以这颗星做为北极星,因为附近没有更亮的星来做定点坐标。现在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离小熊座α星的角距只有约1度。到公元2100年前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和小熊座α星之间的角距最小,仅有约28角分。以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将逐渐远离小熊座α星。到公元4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将成为北极星。这样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先天方位和后天方位一说了。到公元4000年,我们的方位又得改,只不过我想在世的各位等不到那天,所以我们现在学易,后天方位就够我们用来预测所有的事了。
(2)五运六气与卦气
一谈到占卜,就会说到运气。运气是五运六气的简称。运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顺应自然阴阳的变化,否则就会产生疾病,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疫疠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虫兽咬伤、劳倦、房室、外伤等)。同样,占卜人生也有外因(如大环境、周边人等),内因(自已的个性和处事的心态),不内外因(自身的条件等等),占卜就如同医生给人看病一样,望闻问切一个人的人生或是事件。
同样梅花易数要能做到应期和结果吉凶的正确判断,就得先看好卦的运气,所以如果不懂五运六气,则无法明确把卦的旺衰定准,从而就谈不上吉凶的正确。五运六气的推算方法和应用方法,较为复杂,可以参考现代中医写的运气学一类的书,下面只做简述。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学说,是结合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科学。即将五运(金木水火土五行)六气(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配合起来,按干支纪年的顺序和阴阳盛衰、五行生克的关系推断某年的太过、不及,来预测气候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与预后。
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又名中运(五行之气处于天地气机升降之中)、大运(统主全年运候)。甲已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岁运有太过、不及之分,阳干之年为太过之年,阴干之年为不及之年。
主运指主持一年中的五季之运,它反映一年五时气候的正常变化,年年如此,固定不变,故称为主运。主运分主五时,虽然常年不变,但主运五步却有太过不及的变化。在推算时,必须运用“五音建运”、“太少相生”和“五步推运”的方法。
一年五季中气候的异常变化规律。客运与主运相对而言,亦是主时之运,但因其十年之内年年不同,如客之来去,故名客运。与主运共同主持着每年五步的每一步。每年的客运也分为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五种。客运与主运的相同点是:五运分主五时,每运各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均按五行相生之序,太少相生,五步推运。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客运随着岁运而变,年年不同,而主运则始于春角,终于冬羽,年年不变。
六气,指风、热(暑)、火、湿、燥、寒等六种气候变化。六气分为主气、客气、客主加临三种,主气测常,客气测变,客主加临则是一种常变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主气,即主时之气,主治一年四季的正常气候变化。主气包括风木、君火、相火、湿土、燥金、寒水六种,因其年年如此,恒居不变,静而守位,所以又称为地气。
在天的三阴三阳之气,因其客居不定,与主气之固定不变有别,所以称为“客气”。客气和主气一样,也分为风木、相火、君火、湿土、燥金、寒水六种。
客气的情况较为复杂,有司天、在泉及左右间气之别。三之气为司天,终之气为在泉。二之气、四之气为司天的左右间气,五之气、初之气为在泉的左右间气。六气的排列,先阴后阳,均按一二三的次序排列。即: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个顺序与主气有点不同,即把少阳相火退后一步,插在太阴湿土与阳明燥金之间)
将每年轮值的客气六步,分别加于固定不变的主气六步之上。由于主气只能概括一年气候的常规变化,而气候的具体变化则取决于客气,因此只有将客主二气结合起来分析,才能把握当年气候的实际变化情况。
五运六气主要是为中医提供气候对人体外感疾病的影响,提前做出预测。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梅易结合五运六气中的五行旺衰,同样能做到推断外部环境对人生或事件发展的影响,从而做出提前预测。梅花易数的卦气,实质就是卦在当时节气和未来产生结果时节气中的旺衰。
以2009年为例,用五运六气的来分析一下各个节气中的卦气:
己丑岁(2009年1月20日-2010年1月20日),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全年土运都不够旺,上半年土更差、下半年水较强、土运不及则风乃大行,故而全年中,无论何时木均能克土。
初之气(大寒1月-春分):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厥阴风木。木旺且木逢土不泄气。
二之气(春分-小满):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阴君火。火旺但火尚然生土。
三之气(小满-大暑):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土。火土都旺,但火不生土、土不生金。
四之气(大暑-秋分):主气太阴湿土,客气少阳相火。火土都旺,但火不生土、土不生金。
五之气(秋分-小雪):主气阳明燥金,客气阳明燥金。金旺且土完全衰,金惹逢木则克泄。
六之气(小雪-大寒):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太阳寒水。水旺、土不能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