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中国风水三僚村

中国风水三僚村,三僚村杨公风水第一村

江西山僚村是什么派的风水发源地

由杨公杨筠松创立的风水流派,可以叫做杨公风水,或者赣南形势派,峦头派。
明清时期这两派风水已经合流了。三僚风水也是形法为主,理气为辅,形法和理气并用,不能单独区分了。

为什么说三僚村是“风水第一村”?

著名的风水大师杨筠松的故乡位于江西兴国县的三僚村,被誉为“堪舆文化发祥地”、 “中国风水第一村”。传说唐代杨筠松逃到江西后,发现了这个人迹罕至、风水上佳之地。这里土地肥沃,地形为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盆地边缘有高大的松树,树下有圆形巨石。杨筠松认 为整个盆地就像巨大的罗盘,中间的石峰就像指针,松树和巨石就好比风水先生的伞和包 裹,这样的地形自然非常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于是,他和弟子曾文遄、廖璃各自搭了一 间茅棚,形成了最早的三僚村。此后,曾廖两家世居于此,将这里发展为四千六百人口的大村,以风水传家,代代都有学 艺精湛的人才,大师辈出。据统计,三僚村约出了 24位国师,72位明师,其中由皇帝封为钦 天监博士的有36位,明十三陵、故宫、天坛、长城几镇军事要塞等建筑,都由其相度、督建。

三僚的风水文化史,源于这位唐末掌管琼林御库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先生避黄巢之乱,携御库秘籍弃职隐居赣南赣县、兴国、于都、宁都开始。

唐末客家先民为逃避战乱,南迁的第一站是赣州,他们纷纷涌入崇山峻岭环绕的赣南各地,开荒拓土,安身立命。而杨筠松的风水术为民间百姓开疆辟地、重建家园服务。杨筠松的历史贡献,就在于他第一个把皇家风水引入民间为大众服务。客家先民对风水术的渴求,不仅为杨筠松总结风水术创造了实践机会,更为他聚徒传艺、着书立说带来便利。

杨筠松与弟子曾文辿等人给后世留下《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天玉经》、《青囊奥语》、《俯宗本源歌》等数十部皇皇巨着,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风水文化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形成了影响中国1000多年的风水流派——赣派风水。这也奠定了杨筠松在中国风水文化史上的宗师地位。

三僚风水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成为一个影响全国的流派,与明成祖朱棣和明世宗两次下诏公开在全国征召风水术士活动中,三僚村的风水师独占鳌头有极大关系。廖均卿、曾从政曾被请到京城,为永乐皇帝择陵,即今明十三陵。曾从政二次入京,为扩建皇宫(今故宫)提供风水服务。据史料记载,历史上三僚先后有数十人成为皇家御用风水师。通过他们担任“国师”的影响,把三僚风水术传播海内外。

三僚村的代表人物

三僚村作为中国风水文化发祥地,中国风水学的杨、曾、廖、赖四大祖师中的前三位都是出自三僚,而赖布衣也是从三僚继承衣钵。此外许多历史名人如文天祥、海瑞也和三僚有密切联系,现将三僚主要历史文化名人作一个简介:
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救贫,是杨家第127世志能的第四子,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生于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三月初八日戌时。他有两个儿子名为:杨郎、杨影。杨救贫是宋朝大将军杨六郎的曾祖父——节选自《贵州省天柱县通鉴》。
杨救贫:名益,字叔茂、筠松,民间称他为“救贫仙人”。唐代窦州人(即今广东信宜),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八三四年)三月初八日戌时,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过虔州,隐居兴国三僚村,著《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等风水经典著作,收徒授业,将中国宫庭御用的风水术散播民间,大行于世,为民造福,被人们尊称为“救贫仙人”。赣州城址系杨救贫亲自选定,唐天祐三年(公元九○六年),建城后从赣州返回三僚村途中,被人毒害,死在于都寒信峡药口坝,享年六十七岁
杨救贫在三僚村定居期间,为兴、于、宁、赣一带的百姓堪定阴阳宅址,为人排忧解难,遍阅赣南的名山大川的同时,先后收曾文辿、廖金精、刘江东等弟子,使原来长期禁锢于皇宫密室的堪舆学广传民间。堪舆学在赣南广为传播,世代相传至今,赣南堪舆学派继承了杨救贫重形势、重的理论精髓,被称为“形势派”或“赣派”。杨筠松被尊称为中国风水学的开山祖师
曾文辿:字继舆,号逸真,兴国县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原居于都县曲洋,因为战乱隐居于都黄檀寺读书,偶遇杨公,唔谈之后,为杨公学问倾倒,追随杨公学习风水术,成为杨公的首位衣钵弟子。杨公云游天下,无意在某地驻足,曾公却要为子孙选择一块世居之地,把师傅引到了三僚村定居。曾公追随杨公二十余年,著有《阴阳问答》、《寻龙记》、《八分歌》等书传世,后世尊其为“地仙”,列为中国风水学的第二祖师。杨公仙逝后,曾公随后返回赣州,按师父遗言,说服卢光稠在赣州十字街头开井,磨车湾安水臼,制煞卢王。曾公为防卢氏报复,携弟子远走他乡,后隐居于万载县西山
廖瑀:字伯禹,号“金精山人”,原居宁都东山坝,追随杨公学习风水术,随杨公迁居三僚,成为兴国县三僚村廖氏开基祖。著有《怀玉经》、《一盏灯》等书,后世尊为风水第三祖师
赖布衣:原名风冈,字文俊,自号布衣子,人称赖布衣。相传为今定南县凤山冈人。生于宋徽宗年间,自幼入三僚村随曾文辿学习风水术,曾文辿以女妻之。曾任国师,后受奸臣陷害,流落民间,足迹踏及全国,以风水术扶危济困,助弱抗强,留下了许多神话般的传说,广州、英德、等城市都是由赖布衣堪定选址,著有《催官篇》一书传世,后世尊为中国风水第四祖师
廖均卿:字兆保,号玉峰,廖瑀后裔。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欲卜寿陵,久不得吉壤,永乐七年(1409年),仁孝皇后未葬,礼部尚书赵珝引均卿至昌平,寻县东黄土山最吉,立癸山丁向。成祖车驾即日临视,封为天寿山,授均卿为钦天监灵台博士。自成祖起,以后诸帝除景帝外,均陵于天寿山系。明成祖赐给廖均卿一把扇子,亲题御诗:
“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
断下金石鲤,果中神仙口;
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
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
因廖均卿喜吃糯米饭,在三僚村廖氏称之为“糯饭公”, 至今每年清明节后有一个糯饭公节祭祀他。其墓为其自己择地所建,下山虎形,列为县级文物保护旧址。著有《廖均卿行程记》一书行世
廖文政:廖均卿之孙,明代嘉靖十五年,在朝庭举行的一次全国风水术士的考试中,荣获第一名脱颖而出, 奉诏迁造仁宗朱高炽墓——献陵有功,先后授钦天监博士、钦天监员外郎中主事、登士佐郎等职。嘉靖18年,廖文政奉旨治理黄河,任治河钦差,驻凤阳府,征发安徽、河南民工三万人,操劳三年,根治了二省水患,功成荣故故里,著《文政公实录》一书行世
廖胜概: 廖文政从孙,字景庵,号菊泉。学识渊博, 嘉靖间,同祖文政奉诏迁造献陵有功,授钦天监博士。返乡后海内巨公多不远千里来聘,成为一代名师,与时任兴国县令的海瑞过从甚密,有诗文往来
曾从政:曾文辿之后,号少潭,明永乐四年,奉旨钦取相造皇太后寿陵,并度京都形势,敕授钦天监博士、进五品灵台郎,给假还乡,御赐额匾文:“开口名师”。后再度奉诏入京,相度故宫与参与修复长城工程,故于任所,御赐“精明地理”,碑额金榜,遣太监护送灵柩还乡,葬于三僚松籁桥
曾邦旻:字寅甫,号罗三,三僚村曾屋人。明代嘉靖丙申年(1536年),诏入京,相造寿宫,授钦天监博士,九年功成,进阶正七品。皇帝赠邦旻南归圣旨匾文:“江西曾氏子,学识谁能比,腹隐青囊经,眼明雌右礼,呼山山即应,喝水水旋止,事成伟矣哉,功亦在乎耳,别无赠南归,斯言作表记。”其墓为鲤鱼形,位于三僚圩口鱼形嵊
曾永章:号焕卿,奉诏赴北京昌平州相度皇陵,明景福已亥敕授钦天监漏刻博士兼掌天文科。其侄曾国瑞随同前往,敕授钦天监博士候用,后授钦天监漏刻博士,未任而卒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公元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科举状元。文天祥与三僚村渊源甚深,曾为三僚廖氏家谱作序,相传三僚廖氏杨公祠的签文为其亲书。文天祥起兵抗元时,曾回三僚村招兵,并在廖氏祠堂“无蚊祠”内留下亲书墨迹
海瑞:字刚峰,明代海南琼州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清官。海瑞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二月至四十三年十月出任兴国县令。海瑞治兴期间,与三僚风水国师廖景庵(号菊泉)过从甚密,结为方外之交。廖景庵刻印祖父相造皇陵经过的《文政公太实录》一书时,海瑞亲为廖文政像题写了像赞。海瑞离兴时,留下赠别廖菊泉诗曰:“此夜殷勤话知己,明朝帆影带云流”
红军时期,彭德怀曾经率红三军团在三僚村打过仗。1931年春,毛泽东亲自起草过“赤化龙聚三都宣传大纲”,筹划红军解放三僚村的战略战术。朱德在第三次反“围剿”期间,在三僚村内主持召开过群众大会

江西三僚村素称中国风水第一村,那么现在80后90后还有多少人学习和传承...

会有人传承的

中国风水宝地有哪些啊?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国家有国运,城市也有城市的运气。城市的设计是讲求很多方面的,其中风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有些城市的建设非常符合风水的要求,因此能够风山水起,但有点就不是那么有智慧了。们来看看中国风水最好的三个城市。
第一,伊利的八卦城——特克斯
第一个城市是的伊犁,中国的八卦城——特克斯。这个城市是以八卦建成的,叫八卦城,以中心城市公园为基心,向周边辐射。它是南宋时期,公元1230年,由道教的龙门教教主邱处机应当时的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邀请来建立的。后来在700年后,在1992年,邱处机的后人也是一个风水大师,他又把这个城市进行了改建,就是现在这个面貌,已经成为中国研究城市走向风水的一个重要历史性的标志。
第二,三面湖光抱城廓——昆明
第二个城市是昆明。昆明风水很不错。”五百里滇池奔来言底,批巾按及,喜茫茫空军无边,北走蜿蜒,南下高速,高人遇势,何妨选胜登篱“.这是清朝的一个道人写的一首诗,说昆明的几个面,东面像神驹一样,像一屁骏马奔腾。在西面像一屁挥舞灵动的大鸟。北面像长蛇一样的蜿蜒曲伏。
第三,山如北斗,城似锁——温州
第三个城市是温州,温州很重要,温州是山如北斗,城似锁。温州是中国风水第一人的所在地,第一个写葬书的郭浦建的,在晋朝的时候他流难到温州,受温州当地邀请来建了一个州府,他是根据温州的地理地貌,一般都是面北朝南,们一般做房间也是,南面阳光能射进来,温州有瓯江,有南溪江。他在建的时候不光是考虑到风水,还考虑到地质的实际情况,因为温州的北岸的土是比较松软的,受沙石的冲刷,地基不稳,所以他把整个城市建到南面。温州这个城市实际上是坐南面北的一个城市,但是他根据温州周边所有的山势山形设计了温州城,周边的山势山形正好是北斗七星的形状。温州市为了纪念他,其中有一个山脚西公山,后来改成郭公山。

中国古代风水宝地有哪些地方

历代统治者之所以看中了西安,这与西安的地理形势有关。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阻秦岭,北滨渭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史记》记载汉代张良对西安的赞誉:“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进而,天府之国也。”
西安历史悠久,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古称长安
二、北京

北京为帝君之地,古时每个朝代的著名风水师都会成为了帝王的国师,指引朝代发生和军事谋略,所以紫禁城的风水是经历了世世代代的著名风师规划和布局的,精密细腻的建筑风格与配合奥秒的风水理论都能做到天人合一。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级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在历史上,北京也一直是北方第一重镇,燕、金、元、明、清等多个朝代都定都北京。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呢?
北京城山环水抱,藏风聚气,从古至今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的风水宝地,而且特别适宜建都。反过来说,皇帝老儿都想着把家安在这儿,您说北京的风水好不好?
巍峨雄浑的太行山和莽莽苍苍的燕山从北面拱卫着北京城,而北京城的南面则有永定河蜿蜒流过,形成了山环水抱的绝佳风水格局。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北京城南连江淮,北控关外,正是理想的掌控天下的建都之所。
三、蕲春

文章读到这儿,您可能已经纳闷了,上面说的都是久负盛名的大城市,难不成中国的风水宝地,都给皇帝老儿占了去?别着急,下面土巴兔就将为您介绍几座人才辈出,山清水秀的小城,首先出场的,就是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
蕲春,据晋代刘伯庄《地名记》记载:“蕲春以水隈多蕲菜(水芹菜)”,因之得名,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承其说。蕲,一名水芹,蕲春意为蕲菜之春。历史上另称蕲阳、齐昌、蕲州。
湖北蕲春的风水好到了什么程度?让我们来单说蕲春县蕲州镇的东长安街。这条街虽然其貌不扬,但光在20世纪,就出了100多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