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值年太岁殷郊讳

值年太岁殷郊讳,殷郊和杨任哪一个是太岁

《封神榜》中,封殷郊的“值年岁君太岁之神”是干什么的啊??

这是姜子牙封神榜中一个职位。 休是吉庆,福禄的意思,咎代表的是灾祸,合起来就是叫殷郊掌管当年的吉与凶。

殷郊与杨任,同为太岁部正神,究竟哪个更厉害?

殷郊和杨任虽然都是太岁部正神但是他们两个人的能力还是不同的。

我个人还是更欣赏杨任一些,认为杨任能力更高。

同被敕封为太岁神的杨任和殷郊,神职有什么不同?

同被元始天尊敕封为太岁神,殷郊和杨任所封,有何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易经》里,有“60年一甲子”之说,每一年,各有一个值年太岁,又称太岁星君。

比如:民间传说和神教神话中,2024年的当值太岁神就是姜武大将军。2024年,当值太岁则成谢太大将军。

太岁神主宰着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因此民间往往对太岁神,特别的敬重和重视。

如果细分60甲子神则会发现,每一年相对应的太岁神,都可以在历史或民间传说中找到其人轶事。

那么,这些太岁神又是怎么来的呢?

“源易缘”注意到,中国的神话名著《封神演义》里,受元始天尊之命,姜子牙在封神台敕封365位正神时,曾经封殷郊和杨任两人都为“太岁之神”。

看过封神榜作品的读者朋友,对殷郊和殷洪更熟悉些。

兄弟两人是殷商纣王帝辛的亲生儿子,他们的母亲就是惨遭妲己陷害,被剜去双目、炮烙双手的姜皇后。

“虎毒不食子”。可姜皇后死后,殷纣王仍然没有放过自己的两个儿子,下令全国捉拿。

殷郊在逃难中,大难不死,获元始天尊玉虚门下弟子广成子相救。殷郊又拜广成子为师后,在九仙山桃源洞内学艺数年。

武王伐纣后,殷郊奉师父广子之命,拿着镇山之宝番天印和雌雄剑等法宝下山。

不曾料到,殷郊遇到了申公豹的挑唆,违背当初的誓言和师父之命,弃周助纣,最终遭受犁耕之祸。

而杨任则是商朝的一位忠臣大夫,因忠言直谏,纣王劳民伤财大建鹿台一事,同遭纣王剜去双目。

杨任的正直和忠心感动了,青峰阳紫阳洞内的清虚道德真君。

清虚道德真君也是元始天尊的12金仙弟子。

“源易缘”看到,封神中,为救杨任的性命,使他重新看到光明,道德真君用2粒金丹放入杨任的眼中,奇迹般的从眼睛里长出两只小手。

“手中有眼,眼中有手,手眼通天!”足可见,道德真君所赐予杨任的双目非同凡响。

《封神演义》原著中谈道:杨任的双目可上观天庭、下视地府、中看人间百态……

依靠自己的神眼和师父所赐的飞电枪,神火扇等法宝,杨任在商周大战中,也出力不小。可惜在与梅山七怪的打斗中,杨任被袁洪打死。

殷郊和杨任死后,均被封太岁神,但细分两人的职务,还是有所不同的。今天,“源易缘”就来浅谈下:

一、殷郊封为值年太岁之神

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封殷郊的神位是“执年岁君”。

中国的汉字中,“执”有掌握、执行的意思,与“值”有相同之意。

看过四大名著《西游记》也会看到,不离其后,保护唐僧取经的神仙队伍中,有六丁六甲和五方揭谛,也有四值功曹和护法伽蓝。

其中的“四值功曹”,就是值年功曹、值月功曹、值日功曹、值时功曹。

殷郊作为值年太岁,其职责就是坐守周年,掌管当年的吉凶。

道教文化中,给予了值年太岁很高的地位,被称作“年中天子”。

也就是说,值年太岁既统领人间一年中的诸神,且是最有权力的年神。

二、杨任为甲子太岁之首神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

中国的传统文化《易经》中,将60甲子之首年称作为“甲子年”,以此类推。

杨任被封为甲子太岁之首神,也可以看出其在太岁神中的尊贵之位;

“源易缘”还留心发现,杨任除了是甲子之首神,还被赋予了另一项职责——兼任日值正神。

他的手下,还有日游神温良,夜游神乔坤,增福神韩毒龙,损福神薛恶虎,显道神方弼,开路神方相等众星,纠察天上人间的善恶。

如此看来,殷郊和杨任,都曾参与或派属下保护过唐僧取经。

三、殷郊和杨任为太岁部的正副领导

在以往的文章中,“源易缘”曾就神话传说中的天庭八部门进行过分析。

除了闻仲统领的雷部外,还有:水部、火部、斗部、瘟部、财部、太岁部、痘部等7部门;

因60甲子值年太岁均归执年岁君所统辖,而杨任又兼职一年又一年的星宿天道循环,还负责纠察记录天上或人间的是非善恶。

从姜子牙对殷郊和杨任所封的职务中,殷郊的级别应和闻仲等都算天庭八部门的正职领导;

而杨任则等同于天庭太岁部副职,兼任监察部门的职责。

《封神榜》中封的365位神分别是谁?封的神位及人名分别是谁?_百度知 ...

柏鉴 三界首领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 黄天化 管理三山正神丙灵公 黄飞虎 为五岳之首,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 崇黑虎 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闻聘为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崔英为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蒋雄为 西岳华山金天顺圣大帝 闻太师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邓天君忠;王天君奕;苟天君章;余天君庆;刘天君甫;吉天君立;袁天君角;张天君节;董天君全;辛天君环;姚天君宾;毕天君环;李天君德(万仙阵亡);陶天君荣;兴云神(即彩云仙);赵天君江;张天君绍;秦天君完;闪电神(即金光圣母)白天君礼;助风神(即菡芝仙)孙天君良;庞天君弘;金天君素(万仙阵亡) 罗宣 火德星君 尾火虎朱晤;室火猪高震;嘴火猴方贵;翼火蛇王蛟;接火天君刘环 吕岳 主掌瘟癀之昊天大帝 东方行瘟使者 周信;南方行瘟使者 李奇;西方行瘟使者 朱天麟;北方行瘟使者 杨文辉;劝善大师 陈庚;和瘟道士 李平 金灵圣母 北极紫气之尊 五斗星恶煞正神: 东斗星君 苏护;金葵;姬叔明;赵丙; 西斗星君 黄天禄;龙环;孙子羽;胡升;胡云鹏 中斗星君 鲁仁杰;晃雷;姬叔升; 中天北极紫微大帝 姬伯邑考; 南斗星君 周纪;胡雷;高贵;余成 北斗星君 黄天祥(天罡);比干(文曲);窦荣(武曲);韩升(左辅);韩变(右弼);苏全忠(破军);鄂顺(贪狼);郭宸(臣门);董忠(招摇); 群星名讳: 青龙星邓九公,蛇星张山太阳星除盖,太阴星姜氏(纣后),勾陈星雷鹏, 白虎星殷成秀,朱雀星马方, 玄武星徐坤,玉堂星商容 ,天贵星姬叔乾,龙德星洪锦, 红鸾星龙吉公主天喜星纣王天子, 天德星梅伯(纣大夫),天福星雷鹍, 月德星夏招(纣大夫),天赦星赵启(纣大夫) ,貌端星贾氏(黄飞虎妻),金府星萧臻 ,木府星邓华,水府星余元 ,火府星火灵圣母,土府星土行孙, 星邓氏婵玉,博士星杜元铣, 力士星邬文化,奏书星胶鬲 ,天嗣星黄飞彪,月魁星彻地夫人, 帝车星姜桓楚,天嗣星黄飞豹, 帝辂星丁策,天马星鄂崇禹 ,皇恩星李锦,天医星钱保 ,地后星黄氏(纣妃),宅龙星姬叔德 ,伏龙星黄明,驿马星雷开 黄 星魏贲,豹尾星吴谦, 丧门星张桂芳,吊客星风林 ,勾绞星费仲,卷舌星尤浑 ,罗侯星彭遵,计都星王豹 ,飞廉星姬叔坤,大耗星崇侯虎,小耗星殷破败,贯索星邱引,栏杆星龙安吉,披头星太鸾, 五鬼星邓秀,羊刃星赵升, 血光星孙焰红,官符星方义真 ,孤辰星余化,天狗星季康, 病符星王佐,钻骨星张凤 ,死符星卞金龙,天败星柏显忠 ,浮沉星郑桩,天杀星卞吉 ,岁杀星陈庚,岁刑星徐芳(穿云总兵), 岁破星晁田,烛火星姬叔义,血光星马忠, 忘神星欧阳淳(临潼总兵), 月破星王虎,月游星石矶娘娘, 死□(上“ ”下四点火)星陈季贞,咸池星徐忠, 月厌星姚忠,月刑星陈梧, 黑杀星高继能,七煞星张奎 ,五谷星殷洪,除杀星余忠 ,天刑星桂天禄,天罗星陈桐, 地网星姬叔吉,天空星梅武 ,华盖星敖内,十恶星周信,蚕畜星黄元 济桃花星高氏兰英, 扫帚星马氏(子牙妻),太祸星李良, 狼藉星韩荣(汜水总兵),披麻星林善 九丑星龙须虎,三尸星撒坚, 三尸星撒勇,三尸星撒强 ,阴错星金成,阳差星马成龙, 忍杀星公孙铎 四废星袁洪, 五穷星孙合,地空星梅德 ,红艳星杨氏(纣妃),流霞星武荣 ,寡宿星朱升,天瘟星金大升, 荒芜星戴礼,胎神星姬叔礼 ,伏断星朱子真, 反吟星杨显,伏吟星姚庶良,刀砧星常昊 ,灭没星陈继真,岁厌星彭祖寿 ,破碎星吴龙 二十八宿名讳:(内有八人封在水火部管事俱万仙阵亡兹不复赘) 角木蛇柏林 斗木豸杨信 奎木狼李雄 升木犴沈庚牛金牛李泓 鬼金羊赵白高 娄金狗张雄 亢金龙李道通 土女蝠郑元 胃土雉宋庚 柳土獐吴坤 氏土貉高丙星马吕能 昂日鸡黄仓 虚日鼠周宝 房日兔姚公伯 毕月乌金绳阳 危月燕侯太乙 心月狐苏元 张月鹿薛定 随斗部九曜星官名讳:(俱万仙阵亡) 崇应彪,高系平,韩鹏,李济,王封,李禁,王储,彭九元,李三益 水德星君名讳:水德星鲁雄(率领水部四位正神) 箕水豹杨真 璧水嵛方吉清 叁水猿孙宝 轸水蚓胡道元 值年岁君太岁殷郊 甲子太岁杨任 日游神温良 夜游神乔坤 增福神韩毒龙 损福神薛恶虎 显道神方弼 开路神方相 值年神李丙(万仙阵亡) 值月神黄承乙(万仙阵亡) 值日神周登(万仙阵亡) 值时神刘洪(万仙阵亡) 镇守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王魔 杨森 高友乾 李兴霸 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 赵公明 招宝天尊萧升 纳珍天尊曹宝 招财使者陈九公 利市仙官姚少司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广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 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瑟一面,辕调。 多文天王广礼海,掌混元珠伞一把,职雨。 持国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虎貂,职顺。 镇守西释山门,宣化布教,保护法宝,为哼哈二将 郑伦、陈奇 掌人间之时症,主生死之修短,秉阴阳之顺逆,立造化之元神,主痘碧霞元君之神 余化龙 卫房圣母元君金氏 五方主痘正神 东方主痘正神 余达 西方主痘正神 余兆 南方主痘正神 余光 北方主痘正神 余先 中央主痘正神 余德 感应世仙姑正神(坑三姑娘之神) 云霄娘娘 琼霄娘娘 碧霄娘娘 分水将军 申公豹 不在365位正神之列 冰下瓦解之神 飞廉、恶来(凶神恶煞之神)

历史上太岁指的是什么

太岁君
:神名。太岁君,神也。道书以六十甲子,每岁轮值,掌理人间祸福之神,为值年太岁,俗称为岁君也。系由都雷太岁殷元帅所统管。殷元帅者,商朝纣王之幼子也。幼遭国难,家破人亡,蒙申真人收为抚养,授以道法,後乃行道为神。秉性刚直慈仁,常为世人驱邪救难,天庭悉其功果,授以都雷太岁之职,掌地司汤儿院,综管人间祸福,祛除邪魅,奖善罚恶,为主宰人间罪福之神。六十甲子值年太岁即归其统辖也。

【犯太岁】
一般人的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民间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诗曰: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按照十二主星宿中记载:“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因此,无论是那一种,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顺,事业多困厄,身体多病变,因此务必要拜奉太岁星君以保平安。
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什么叫做犯太岁?犯其实即是冲,「冲」亦分为「年冲」及「对冲」。
“年冲”即是指生肖之年,例如今年是蛇年,属蛇者即为年冲;
“对冲”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对冲”又叫“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以辛巳蛇年为例,巳与亥为相冲,因此肖猪的人仕在辛巳蛇年,便是“对冲”,犯了太岁;凡是遇到“年冲”或“对冲”的生肖,都要到庙里拜太岁,才会诸事顺吉。
刑太岁,又称“偏冲”,自己的出生年如与流年所属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与流年太岁“偏冲”。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例如蛇年,肖蛇为太岁,肖猪为冲太岁,而肖猴和虎为“偏冲”太岁。

太岁有几位分别叫什么

1.十二太岁:
传说水神共工有一个儿子叫后土,是土地之神。后土生下时间神噎鸣,噎鸣有十二个孩子,就是十二太岁神。十二太岁:摄提格、单阕、执徐、大荒落、郭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分别与十二支按顺序对应。
2.六十值年太岁:
太岁,为道教神明的尊称,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灵。 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法,它是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轮流搭配而成。始于甲子,终于癸亥。一个轮回需要60年,称为六十甲子。 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这60年里面,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60年就有60位太岁,所以统称为60甲子神。 【六十甲子太岁星君】 太岁神从南北朝开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岁的名字全部更换,成了现在各地有安奉太岁的庙宇里面的六十太岁。 以下※甲子为纪年,金辨为太岁星君的姓名 甲子金辨, 乙丑陈才, 丙寅沈兴, 丁卯耿章, 戊辰赵达, 己巳郭灿, 庚午王清, 辛未李訽, 壬申刘旺,癸酉康志, 甲戌訾广, 乙亥吴保, 丙子郭嘉, 丁丑汪文, 戊寅曾光, 己卯龚仲, 庚辰章德, 辛己郑祖, 壬午陆明, 癸未魏仁, 甲申方杰, 乙酉蒋嵩, 丙戌白敏, 丁亥封济, 戊子郑堂, 己丑潘佑, 庚寅邬桓, 辛卯范宁, 壬辰彭泰, 癸巳徐斝, 甲午章诚, 乙未杨贤, 丙申管仲, 丁酉康杰, 戊戌姜武, 己亥谢焘, 庚子卢超, 辛丑汤信, 壬寅贺谔, 癸卯皮时, 甲辰李诚, 乙巳吴遂, 丙午文哲, 丁未缪丙, 戊申喻志, 己酉程实, 庚戌猊秘, 辛亥叶坚, 壬子丘德, 癸丑林朴, 甲寅张朝, 乙卯万清, 丙辰辛亚, 丁巳易彦, 戊午黎卿, 己未傅傥, 庚申毛梓, 辛酉石政, 壬戌洪克, 癸亥卢程 。
3.“太岁”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的不明生物体,它的存在、作用和影响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 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原生质生物。或者说,太岁是可能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 历史记载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 “视肉”、“聚肉”、“肉芝”。
4.民间的六十位太岁
相传,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纣王,抛弃了身怀六甲的妃子姜氏,姜氏仍把孩子生下来;孩子长大之后,助周文王讨伐纣王有功,获姜太公封为「治德太岁」。
之后,道家陆续将有德之士封为太岁,成了六十太岁。在魏晋南北朝时,已有了当时的六十位太岁,但到了清朝时,又重新编排另外的六十位太岁,成为了现时各庙宇的六十位太岁。
由此看来,六十位太岁是由人民选出来,而并非由神所御定。以下,会按次序列出六十位太岁:
甲子年(公元2044年、2104年、2164年、2224年、2284年),太岁为金办将军,又名金濂,持桃;明朝山阳人,曾任佥部御史,公正无私,推荐贤人为百姓疏通渠道、灌溉荒田。
乙丑年(公元2045年、2105年、2165年、2225年、2285年),太岁为陈材将军,字俊卿,执红缨枪;宋朝金华人,能徒手打虎,曾于火场救出数十科举考生,及捉拿金库窃贼。
丙寅年(公元2046年、2106年、2166年、2226年、2286年),太岁为耿章将军,又名耿章光,执如意;明朝鲁人,父为山西巡抚耿如杞。其父被陷害时,写血书为父申冤。任曲沃知县时,有感驿站制度加重百姓负担,加以反对,但得罪权贵而离任。
丁卯年(公元2047年、2107年、2167年、2227年、2287年),太岁为沈兴将军,执枪;明朝建宁(今福建)人,足智多谋,曾任建宁右卫指挥使司属下的武官,督建城墙,固守防盗,百姓遂得以安居乐业。
戊辰年(公元2048年、2108年、2168年、2228年、2288年),太岁为赵达将军,双手攥龙;三国时代河南人,年少时,跟汉侍中单用学方术,思维精密,精占卜计算之数,效力于东吴孙权。
己巳年(公元2049年、2109年、2169年、2229年、2289年),太岁为郭灿将军,执棍;明朝安阳(今河南省)人,其父郭朴曾任编修;曾任直隶知府时选拔精兵,剿贼有功,施政宽严适当,处事以民为本。
庚午年(公元2050年、2110年、2170年、2230年、2290年),太岁为王济将军,手持卷轴;宋朝深州饶阳(今河北省饶阳市)人,曾上书宋太宗献治国爱民政策,升任洪州知府兼江南路安抚使,时遇天旱,亲督官吏煮粥振灾,并招灾民为兵;其父王恕曾任秀州知府,遭贼所杀。
辛未年(公元2051年、2111年、2171年、2231年、2291年),太岁为李素将军,字贞一,手托钢鞭;唐朝陇西(今甘肃省内)人,家贫,七岁丧父,由外人抚养长大,元和年间,带兵力敌贼将姚志安,虽败而不屈;亦曾任河南少尹,缓减赋税,体察民生。
壬申年(公元2052年、2112年、2172年、2232年、2292年),太岁为刘旺将军,手持书卷;明朝三万卫(今辽宁省开原县和吉林省珲春市)人,为人刚强正直,任都指挥使时偕子塔斯抗鞑靼兵,奋勇作战至死。
癸酉年(公元2053年、2113年、2173年、2233年、2293年),太岁为康志将军,又名康志睦,字得众,持令旗;唐朝灵州(今宁夏自治区灵武县)人,擅骑射,先后讨伐张韶、李同捷,获敕封会稽郡公,一家俱为良臣。
甲戌年(公元2054年、2114年、2174年、2234年、2294年),太岁为施广将军,持玉笏;明朝桂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路不拾遗,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典籍,自尊自严,孜孜不倦,备受尊崇,出任训导,制订教规,训育学生。
乙亥年(公元2055年、2115年、2175年、2235年、2295年),太岁为任保将军,持钢鞭;明朝建宁府人,孝顺双亲,与下属同饭共寑,对抗倭寇时身先士卒,因平定有功而获升迁为山东布政使参政。
丙子年(公元2056年、2116年、2176年、2236年、2296年),太岁为郭嘉将军,字符礼,手托葫芦;元朝濮阳(今河南省)人,任广宁路总管时捐家财护城,率义士抗贼,惜因寡不敌众而牺牲,获追封为忠烈。
丁丑年(公元2057年、2117年、2177年、2237年、2297年),太岁为汪文将军,字质甫,执金瓜;宋朝婺源(今浙江省)人,足智多谋,讨伐盗贼,屡战屡胜,获授予「神策将军」封号。
戊寅年(公元2058年、2118年、2178年、2238年、2298年),太岁为鲁先将军,又名鲁鉴,手拿桃枝;明朝西大通(今青海大通县西)人,任参将总兵,作战时勇敢机智,率先冲锋陷阵,死后获追封为右都督。
己卯年(公元2059年、2119年、2179年、2239年、2299年),太岁为龙仲将军,又名龙崇,持拂尘;宋朝永新(今江西省)人,与赵与权编修<中国致要>、<宋朝帝学增释>二百卷,被授儒林郎、史馆校勘等职,并获宋帝评为「忠勤先生」。
庚辰年(公元2000年、2060年、2120年、2180年、2240年),太岁为董德将军,又名董德修,字仲修,端盅;宋朝乐安(今江西省)人,性格稳重,行善助人,专研理学,师从大哲学家陆九渊,学生多为名德之士。
辛巳年(公元2001年、2061年、2121年、2181年、2241年),太岁为郑但将军,又名郑旦,双手持画轴;宋朝代歙(今安徽歙县)人,作诗,风格清新自然,任浙江右布政使时已有诗人名望,为官勤奋清廉。
壬午年(公元2002年、2062年、2122年、2182年、2242年),太岁为陆明将军,持幡;明朝铜陵(今安徽省)人,好学,手不释卷,为官正直无私,处事公平,施政以不扰民为本。
癸未年(公元2003年、2063年、2123年、2183年、2243年),太岁为魏仁将军,字子行,赤脚,持如意;明朝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勤奋好学,尊师重道,任中进士训导时,冒死替师洗冤,感动皇帝而放其师。
甲申年(公元2004年、2064年、2124年、2184年、2244年),太岁为方杰将军,又名方查,持器物;宋朝福建人,任同安知县时,治绩深得百姓爱戴,如缓催赋税,昭雪冤案,兴修堤防,清算田亩,为政不媚上,亦不纵富。
乙酉年(公元2005年、2065年、2125年、2185年、2245年),太岁为蒋崇将军,又名蒋尚,持双钩;元朝东阳(今浙江省)人,为人谦虚诚恳,忠厚老实,安分守己,乐于助人,深受乡梓爱戴推崇。
丙戌年(公元2006年、2066年、2126年、2186年、2246年),太岁为白敏将军,又名白叔敏,持扇;明朝闽(今福建省)人,任潮州知府时,廉洁守礼,生活简朴,兴办学校,关心民生疾苦,若遇潮涨水灾,便请求朝廷减免百姓税粮。
丁亥年(公元2007年、2067年、2127年、2187年、2247年),太岁为封济将军,又名封益,执钢鞭;明朝湖广人,任湖广岳州知府时,亲自招抚盗贼而平害,又设义仓以备荒年,建议朝廷推行平济籴法,获皇帝赏识任户部侍郎。
戊子年(公元2008年、2068年、2128年、2188年、2248年),太岁为邹镗将军,又名邹锐,字克刚,端坐;明朝芜湖(今安徽省)人,为官清廉反对腐败,崇尚道德教化,拒行苛政,不畏权势,对抗奸恶,深受百姓爱戴。
己丑年(公元2009年、2069年、2129年、2189年、2249年),太岁为傅佑将军,又名傅求,字命之,执枪;宋朝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在任时惩治贪官,消除夷獠等少数民族的恐惧,在陕西任职时,适朝廷用兵康定,遂建议以运钱代粮之策。
庚寅年(公元2010年、2070年、2130年、2190年、2250年),太岁为邬桓将军,又名邬璚,持仙草;元朝新昌(今浙江省)人,任溧阳县县丞时勤政爱民,扶老助弱,压制强暴,又平赋役,消除腐败,令百姓安居乐业。
辛卯年(公元2011年、2071年、2131年、2191年、2251年),太岁为范宁将军,字武子,执剑;东晋南阳(今河南省)人,任余杭县令时兴办学校,除此之外,更供养学生,接任豫章大守后,广建乡校,以私人俸禄资办学,逾千人就读,可谓开创豫章经学传承良风。
壬辰年(公元2012年、2072年、2132年、2192年、2252年),太岁为彭泰将军,双手托龙;明朝凤翔(今陕西省)人,为官勤奋正直,生活俭朴,常以古人箴言自勉,以古人轶事为鉴,其妻不嫌其简陋,坚守婚约,所以夫妻恩爱。
癸巳年(公元2013年、2073年、2133年、2193年、2253年),太岁为徐单将军,又名徐干,端盅;汉朝陕地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人,自幼练习武术,勇猛无比,善于作战。他追随班超,击败蕃辰及乌孙,平定西域。
甲午年(公元2024年、2074年、2134年、2194年、2254年),太岁为章词将军,又名章文粹,抚琴;明朝泾县(今安徽省)人,自幼习儒家经典,热心教育;出任福宁州训导时,劝百姓勤奋务农,后得丰收。倭寇来犯时,他不顾危险,开城让百姓入内避难。
乙未年(公元2024年、2075年、2135年、2195年、2255年),太岁为杨仙将军,执剑;宋朝淄齐(今山东省)人,幼年时,好习仙术,料事如神,能自己推算去世之日期;他淡泊名利,羽化后两年,重现人间,其友朱司户在其墓旁修塔以作纪念。
丙申年(公元2024年、2076年、2136年、2196年、2256年),太岁为管仲将军,又名管夷吾、管敬仲,手托如意;春秋时代齐国颖上人,他与鲍叔牙为好友,获推荐出任齐国宰相,一展其治国之才;他为之时,内主安居百姓、选拔人才、制订律法、按贫富征税,外主礼待他国、以德怀远,令国家强大,着有<管子>一书传世。
丁酉年(公元2024年、2077年、2137年、2197年、2257年),太岁为唐杰将军,又名唐查,字子文,执狼牙棒;唐朝安乡(今湖北省)人,幼时习武,力度过人;高中武举人之后,平定南方盗寇之乱,获赐蠎服银両。
戊戌年(公元2024年、2078年、2138年、2198年、2258年),太岁为姜武将军,字我扬,持笏;明朝保德州(今山东省保德县)人,。
己亥年(公元2024年、2079年、2139年、2199年、2259年),太岁为谢太将军,又名谢廷辅,端坐;明朝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人,。
庚子年(公元2024年、2080年、2140年、2200年、2260年),太岁为卢秘将军,又名卢熙,字公暨,执刀;明朝昆山(今江苏省)人,。
辛丑年(公元2024年、2081年、2141年、2201年、2261年),太岁为杨信将军,秉笔;汉朝陕地(今陕西省)人,。
壬寅年(公元2024年、2082年、2142年、2202年、2262年),太岁为贺谔将军,又名贺贲,举剑;元朝颚县(今湖南省炎陵县)人,。
癸卯年(公元2024年、2083年、2143年、2203年、2263年),太岁为皮时将军,又名皮喜,端坐;北魏渔阳(今天津市蓟县)人,。
甲辰年(公元2024年、2084年、2144年、2204年、2264年),太岁为李诚将军,字克诚,一手执剑,一手握巾;元朝渭南(今陕西省河平原东部)人,为官清廉,处事明察秋毫,施行仁政,劝农兴学,纪律严明而受赞扬。
乙巳年(公元2025年、2085年、2145年、2205年、2265年),太岁为吴遂将军,字至道,执蛇形长矛;宋朝安徽人,。
丙午年(公元2026年、2086年、2146年、2206年、2266年),太岁为文哲将军,名王缜,字文哲,执刀;明朝东莞人,为人淳朴厚道,政绩良多,官运亨通,出使安南,拒收赠财,改革官吏,去除积弊,讨伐反贼,设置防御,安定民心,新帝即位时,上疏献策。
丁未年(公元2027年、2087年、2147年、2207年、2267年),太岁为缪丙将军,又名缪鉴,一手托桃;宋朝汴(今河南省开封)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乐于助人,热爱读书,不慕名利,隐居自乐,着有<效颦集>。
戊申年(公元2028年、2088年、2148年、2208年、2268年),太岁为徐浩将军,字季海,执钉锤;唐朝越州(今浙江省余姚市)人,为官杰出,屡获升迁,肃宗时诏令多为徐浩手书,遣词用语明快精当,书法尤为堪称,着有<太上皇诰册>,人指是书法极品。
己酉年(公元2029年、2089年、2149年、2209年、2269年),太岁为程宝将军,端坐;五代十国南汉(今广东广西一带)人,。
庚戌年(公元2030年、2090年、2150年、2210年、2270年),太岁为倪秘将军,又名倪翼、儿秘,登令牌;宋朝罗源(今福建省)人,家境虽富裕,惟生活勤俭,行为朴实重诚信,曾任潮州秋曹,孤身到少数民族聚居地晓以大义,阻止动乱。
辛亥年(公元2031年、2091年、2151年、2211年、2271年),太岁为叶坚将军,左手握拳;明朝闽县人,。
壬子年(公元2032年、2092年、2152年、2212年、2272年),太岁为丘德将军,手托牡丹;宋朝人,政和年间为进士洪皓之差役,后随洪皓出使金国,因拒绝金国利诱而遭扣留十五年,生活虽困苦,仍以诗文表达忧国忧民之情,诏兴十二年,终获释返国。
癸丑年(公元2033年、2093年、2153年、2213年、2273年),太岁为朱得将军,持金瓜;明朝灵璧(今安徽省)人,。
甲寅年(公元2034年、2094年、2154年、2214年、2274年),太岁为张朝将军,袖手而坐;明朝如皋(今江苏省)人,。
乙卯年(公元2035年、2095年、2155年、2215年、2275年),太岁为万清将军,字仕廉,跷腿而坐;元朝建昌南城(今江西省)人,。
丙辰年(公元2036年、2096年、2156年、2216年、2276年),太岁为辛亚将军,又名辛公义,左手握拳,双袖飞起;隋朝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
丁巳年(公元2037年、2097年、2157年、2217年、2277年),太岁为杨彦将军,字邦杰,一手立胸前,劝人向善;宋朝侯宫(今福建福州市)人,。
戊午年(公元2038年、2098年、2158年、2218年、2278年),太岁为黎卿将军,又名黎近,一手持莲花,一脚脱鞋上盘;明朝安徽人,。
己未年(公元2039年、2099年、2159年、2219年、2279年),太岁为傅党将军,又名傅党或傅康,一手握拳,一手执枪;宋朝须城(今山东省东平县)人,。
庚申年(公元2040年、2100年、2160年、2220年、2280年),太岁为毛梓将军,又名毛子廉,手握长矛;金临潢长泰(今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人,。
辛酉年(公元2041年、2101年、2161年、2221年、2281年),太岁为石政将军,又名石正卿,执剑端坐;元朝河南人,。
壬戌年(公元2042年、2102年、2162年、2222年、2282年),太岁为洪充将军,又名洪锺,双手握拳;明朝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任右副都御史时整饰蓟州边防,增建墙垣,减少秋冬防兵,并开凿水渠屯种养兵,节约大量军费,升任刑部尚书时,指挥将士平定沔阳及陕西、湖广等地之盗贼,被封为「太子太保」。
癸亥年(公元2043年、2103年、2163年、2223年、2283年),太岁为虞程将军,又名虞臣,文袍加身;明朝昆山(今江苏省)人,刚正不屈,孝顺父母,为官二十年都谨慎自守,清正廉洁,之后归隐山林,不问政事,怡然自乐。
以上是六十位太岁及其故事。据说,六十位太岁原是每年的守护神,以保佑世人平安为重任。

满意请采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