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易经中师卦好吗

易经中师卦好吗,易经地水师卦详解

周易,师卦:六三,师或舆尸,凶。怎么解?

出师以律,听命舆尸,惑也。当师卦之时,王专命于丈人,众人皆听命也。六三或于王命与军律之间,虽王大于丈人,亦无功也。故言“大无功也”,六三惑于其命,乱于军律,失其所居,迷其所向,凶之大矣。

师卦的卦辞解释

这一卦,祇有“九二”是阳爻,在下卦的中央,被上下五个阴爻围护;所以,“九二”是统帅,五个阴爻是士兵。“九二”刚强,在下层,握有实权;“六五”柔和,高高在上;象征君王任命统帅,以扩张军势。所以,这一卦命名为“师”。
师:贞,丈人吉,无咎。
贞:贞洁。丈人:德高望重的人。咎:过错。
解释:今天就算你出兵打仗,你原来既有贞洁都不能忘记。本来他带兵打仗,不应该产生争端的。但是因为“丈人”德高旺重的人是受委托的人,所以,(无咎)基本上他是没有任何过错的。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
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众:大众。师就是大众。正:正义。王:王定天下。
解释:师就是大众。能以正义让所有的大众来信服,这样才可以平定天下。师卦的卦画组合是下面一个三爻的坎卦,上面一个三爻的坤卦,坤为地,坎为水,所以传统称作坎下坤上,地水师。
《序卦》云:“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囚也。”意为“争讼必定会有众人起来相斗,故在讼卦之后接着是师卦。师是众的意思。《杂卦》说:“比乐师忧。”
师是古代军队的一级编制,名称一直沿用。按《周官·大司马》记载,古代军队的编制是藏兵于农,每户出一人,五人为一伍,由下士任伍长;五伍为一两(二十五人),由中士任两司马;四两为一卒(一百人),由上士任卒长;五卒为一旅(五百人),由下大夫任旅帅;五旅为一师(二千五百人),由中大夫任师帅;五师为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由卿任军帅。师有二千五百人,故有囚多的意思。师是军队的编制,故有军队的意思。军队用以作战,故师有战争的意思。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故有忧苦的意思。
但是历来却忽视了几个问题,一是在六十四卦中,除了忽视与曲解了言谈王师大举侵伐的《丰》卦这一卦外,也忽视与曲解了言谈师旅的《旅》卦。由于人们忽视了这一问题,自然也就忽视了《师》卦乃是站在君王立场上专二是忽视了,或者说是除了《序卦传》的作者之外,还没有弄明白《师》卦乃是由于上一卦《讼》卦的国与国之间的争讼而带来的此一卦的兵革和为此而进行的立师之举,自然也无法弄明白《周易》自《乾》《坤》两卦之后的由始生的《屯》卦一直发展演变到《师》卦的立师与师旅角逐。这是《周易》卦与卦之间的关系所在,也是《周易》的核心内容所在。“丈人”指老成持重的人物。军队的运用原则,必须“贞”,以坚持正义为条件。亦即,必须听从天命,符合众望,讨伐邪恶,伸张正义。所以,必须以正义、中庸、老成持重的人物统帅,才会吉祥,没有过失与灾祸。“孙子兵法”说:“武力是凶恶的工具,战争为不得已的手段,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国家的存亡;”如果以小人为统帅,一味贪功好战,纵然战胜,也将带来灾祸。

易经第七卦师地水师 坤上砍下 求是否有子女

摘录网上的:
周易第7卦详解
第七卦:师卦(地水师)
师。贞,丈人吉,无咎。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白话文解释
师卦:占问总指挥的军情,没有灾祸。
《象辞》说:下卦为坎,坎为水;上卦为坤,坤为地,像“地中有水”,这是师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容纳江河的大地,收容和畜养大众。
邵雍河洛理数解卦
忧劳动众,变化无穷;公正无私,排除万难。
小凶:得此卦者,困难重重,忧心劳众,宜包容别人,艰苦努力,摒除一切困难。
傅佩荣解卦手册
时运:包容别人,修行待时。
财运:有财有库,善自珍惜。
家宅:旧亲联姻,可喜可贺。
身体:腹胀之症,调气无忧。
传统解卦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大象:养兵聚众,出师攻伐之象,彼此有伤,难得安宁。
运势:困难重重,凡事以正规行事,忌独断独行,投机取巧,提防潜在敌人。
事业:阻力很大,困难很多,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必与他人密切合作,谨小慎微,行为果断,切忌盲目妄动,适度即可,注意保全自己。机动灵活,严于律已。从容沉着对付一切,必能成功。

经商:已有一定的积蓄,可以从事大的营销活动,但必卷入激烈商战,以刚毅顽强的精神和高尚的商业道德,辅以灵活的方法,勿贪图小利,勿掉以轻心,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必可摆脱困境,化险为夷。

求名:具备很好的条件,但须有正确的引导,务必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不利因素的干扰,经过扎实努力,必可名利双全。
婚恋:慎重、专注,否则会陷入“三角”纠纷。痴情追求可以达到目的。
决策:天资聪颖,性格灵活,具有坚强的意志,对事业执着追求,迎难而进。可成就大事业。喜竞争,善争辩,富有冒险精神,不免带来麻烦,务老成持重,不贪功,以中正为要。
 
胎孕:喜中有忧。或有不安或不孕。
子女:大出息之象。
仅作参考。不要当真。不要大喜大悲。

师卦的《哲学易经》之《师卦》

师卦
师:贞,丈人吉,无咎。《彖》日: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象》日: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争讼不成必然会聚合以众合力而战,故受之《师》。师,众也。也就是众人集合的团体。众人集合一团就能化弱为强,就能维护正义,就能战胜一切邪恶的,就能捍卫自己不受侵害。因此,要想维护利益和将来的利益人们就不得不站立到共同的立场上来,就得建立一个以共同利益为中心的不以他人意志为转移的捍卫之师、正义之师。因为只有这样的军队的形成才能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才能捍卫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才能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姿态凝聚人心全面发展。故《师》卦说:“众人合力一团才能守贞其利,仰仗于人,吉又何咎。”试想,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作后盾怎能抵御外部敌对的强力掠夺,又何以存身利已,更无尊严可言了。
《彖》辞说:师就是众合之体,贞就是守正之道。能够把众人凝聚起来而又能行守正之道则可王天下矣。因为只有把人们团结起来武装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刚强有力的整体而能应变一切,只有把人们组织起来行动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而冲破险难,使社会趋向和平、安定、繁荣。因此能以此治天下民必从之,是以吉又何咎。
《象》辞说:地中有水,润下就湿,汇合于流,其势浩荡,这是《师》之象。是以君子观之,思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汇合于流则江水滔滔而奔腾于四海其势无可阻矣,从而当效法于水畜养民众、容和民心、凝聚民力。
初六:师出以律。否藏,凶。《象》日: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众人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一个制度律其纪就难以齐人心,人心不齐心志各异是以否藏而有凶之见矣。因此“师出以律”首先就得制法度明号令建立一个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的制度建成才能壹行其纪万目皆起,壹行其纲万目皆张而天下和服。如果没有这样的制度何以行其政肃其法,如果没有一个健有力的制度何以整肃人们的行为,是以有勃之见而凶出矣。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象》日: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在师,存在于师、生存于师、依赖于师。是以在师,中正吉祥,没有灾咎,承天宠也。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只有依靠群体力量的维护才能战胜一切和捍卫一切,故王多次赐命,赏牿天下,怀万邦也。
九三:师或舆尸,凶。《象》日: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合众以力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捍卫自身的利益,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是为了大家过上好日子。如果相互结合反而带来了内哄内斗和凶事的产生,这样的组织有什么作为呢?乌合之众,必大而无功。
六四:师左次,无咎。《象》日: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有师阵列和驻地,没有灾咎。有师阵列和驻地才能应突变防不虞,使一切正常和有序发展,是以未失常也。故作为一个国家当建立边防体系,设立官府机构,加强治安队伍,做好一切防范措施才能应突变防不虞,使社会永远处于稳健的发展。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象》日:长子帅师,以中正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禽,擒也。田有所擒,利当执言。分封行赏无有其过,充罚无有其私,则民心和民志从无有咎矣。故作为君长为兄者等当表率于师,身体力行,以求中正。没有学问的见识短浅的人只会造成社会危害,卜问有凶灾。故用人不可不慎,如赏罚不明,荣利辱害失度,谁效死而折服,更无从谈起牧民履政了。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日: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大君,是最高统领的意思。最高统领当号令天下成立国体修建家园,这样才能阻止一切唯利是图只求自大的小人行径而归正天下,使人们主权得以体现,民主得以解放,社会得以安定,人能得以展现,社会得和谐。故“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当以正功也;小人唯利是图只求已为,必乱其邦。”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终于得到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获得成功,光彩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什么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信任他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扩展资料: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老师,易经第七卦,师卦,求解卦

走比不走师,师,战争,出师,比,亲比,亲近,以和为贵,双赢。走师卦要正,师出有名,要纯正,中正。恋爱中出现这种情况不如不谈了,恋爱是自然无心的感应,最重要是大家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