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太岁和木星位置对应

太岁和木星位置对应,木星为何是太岁星

太岁是什么星

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星纪,又称“摄提纪”。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西汉末年的刘歆根据上古资料整理出岁星在天区中停留的十二个位置,称为“十二次”;这“十二次”分别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太岁神对应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年中天子,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为什么木星被称为太岁

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星纪,又称“摄提纪”。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战国时期有种纪年法,根据岁星(木星的假想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用来纪年的方法,叫“岁星纪年法”。由于岁星在天区的目测运行方向与斗柄相反,所以对应岁星在天区的位置是逆序的。天学家们为了迎合斗柄旋转的顺序,虚拟出一个事实上不存在的星体,名为“岁阴”,又叫摄提、太阴或太岁。其运行的方向与岁星(即木星)正相反,自东向西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每年行经一个星次,运行到某星次范围,就用“岁在某”来纪年。西汉末年的刘歆根据上古资料整理出岁星在天区中停留的十二个位置,称为“十二次”;这“十二次”分别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古代天文学家发现,木星是太阳系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对地球影响非常大,所以用木星表示年度。木星12年绕太阳一周,就是十二生肖的由来,也就是十二地支。但是古代天文学家还发现木星实际上的运行周期11.86 年,因此每隔84-87年就会超辰(西汉刘歆提出)一次。为了避免超辰的问题,就假设了一个天体,并和木星相对应。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由此来解决摄提纪干支纪年与岁星纪年法之间的冲突,即木星超辰的问题。这个假设的天体,正是太岁。

木星在黄道周天十二宫运行过程中,如同天子每年的巡游。当木星处于十二宫及二十八星宿的留、伏、逆状态时,皆主不吉。就会出现不同的吉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犯太岁”。

请问古时太岁是指哪颗行星的名称?

木星在中国古代又名:岁星或太岁。五行金、水、木、火、土。你说的五大行星应该是金星、水星、木星、火星和土星吧?然而:金星在中国古代又名: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水星在中国古代又名:辰星或昏星。木星在中国古代又名:岁星或太岁。火星在中国古代又名:荧惑星。土星在中国古代有名:镇星或填星(此处填通镇)。

在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曾经使用木星,也就是岁星,在星空中移动的位置来纪年。木星在星空中沿着黄道移动,每11.9年跑一圈儿,我们把黄道分成12段,它每一年都会来到新的一段黄道上,这样就能区分出不同的年份,这就是古代的“岁星纪年法”。


还有人认为木星不是太岁,木星是岁星,太岁是古人想象出来的,与木星运行周期相同,方向相反的虚拟天体,一个为表,一个为里。古人由木星的位置,推断出太岁的位置,再由太岁的位置,确定当时干支。后来由于这一套系统误差太大,慢慢就不用了。

综上所述:

1.指木星。一个木星年等于12个地球年,而12刚好跟中国传统历法中地支的数量相同,于是会有关于木星运行状态和历法还有人的运气的一种说法;

2.指年。这个就是你问的问题,“犯太岁”一般指的就是年。太岁一般以天干地支组合的形式来表示,比如辛亥、庚子等。太岁在玄学里面的地位相当重要,如果人的流年与太岁相顺合,人在这一年就会很平顺;如果相对立或者其他冲突形式的话,人这一年就会走得很悖。“犯太岁”一般代表与太岁相冲突的多种形式,不是专业搞玄学的一般就只知道“犯”太岁就行啦。当然,不知道的话好像也没啥的。



太岁是什么?

古人把木星称为“太岁”(或岁星一周天(实际是11.86年),并划分周天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都有特定的名称,说太岁某一年在某一方,这一方就不能动土搞建筑,否则触犯了太岁,就会招来灾祸。后来,人们把别人侵犯自己怒斥为“太岁头上动土”,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太岁” 究竟是什么东西?

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只。
一般人的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民间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诗约:
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因此,无论是那一种,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顺,事业多困厄,身体多病变,因此务必要拜奉太岁星君以保平安。
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甚麼叫做犯太岁,犯其实即是冲,「冲」亦分为「年冲」及「对冲」。
「年冲」即是指生肖之年,例如今年是蛇年,属蛇者即为年冲;
「对冲」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对冲」又叫「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以辛巳蛇年为例,巳与亥为相冲,因此肖猪的人仕在辛巳蛇年,便是「对冲」,犯了太岁;凡是遇到「年冲」或「对冲」的生肖,都要到庙里拜太岁,才会诸事顺吉。
甚麼叫做刑太岁,刑太岁,又称「偏冲」,自己的出生年如与流年所属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与流年太岁「偏冲」。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例如蛇年,肖蛇为太岁,肖猪为冲太岁,而肖猴和虎为「偏冲」太岁。
参考资料:
http://wenwen.sogou.com/z/q660960552.htm

太岁星是什么意思

太岁星君又称太岁,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代中国人民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