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周易六十四卦贲卦详解

周易六十四卦贲卦详解,周易第22卦详解

周易贲中的贲读什么?

ben,笨的发音,有点别扭啊!

周易的64卦? 什么是卦?什么是爻?64卦从何而来?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与周...

天地人三条横为一个卦,一条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连着的,一种是断开的,根据这两种状态排三横,也就是有8种变化,把八种变化再两两相叠(因为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地有阴阳),八八六十四就有六十四种变化,亮亮相叠的卦称为复卦或重卦。
复卦中每一条横代表一个爻(横可能是连着也可能是断开的)。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看图最明白了,是摆放的位置不同,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个相对的卦的位置是对调过来的。百度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对比一下就知道了O(∩_∩)O~

易经中六十四卦分别代表什么

64卦代表这宇宙只有64种情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贲卦的爻辞解释

【原文】
初九:贲其趾①,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译文】
初九:脚穿花鞋,舍车不乘,徒步而行。
《象辞》说:舍车不乘,徒步而行,为显示鞋子之美丽,理应不乘车。
【注释】
①贲,文饰。贲其趾,犹言用花鞋套脚。本卦多记录婚嫁之事,礼聘迎娶都有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对偶婚制的简单的风俗图景。读者可从这个角度体察各爻意义。《象辞》附会大义,曲加解释,以致面目全非。
【原文】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译文】
六二:修饰自己的胡须。
《象辞》说:修饰自己的胡须,说明老人不服老,帮助君王振兴国家。
【原文】
九三:贲如濡如①。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②。
【译文】
九三:奔跑向前,汗流浃背。卜问长时期的凶吉而得吉兆。
《象辞》说:永远贞正,必吉利,因为决没有人侵凌正人君子。【注释】
①贲,借为奔。濡,湿。如,形容词词尾。②《象辞》释“贞”为诚信贞正。陵,侵凌。
【原文】
六四:贲如皤如①。白马翰如②。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③。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译文】
六四:奔跑气吁吁,太阳火辣辣。高头白马,向前飞奔。不是来抢劫,而是来娶亲。
《象辞》说:六四阴爻居阴位,所处恰当。既知不是来抢劫,而是来娶亲,疑虑冰释,终无灾祸。
【注释】
①贲,借为奔。皤(pó婆),郑玄本作燔,焚烧,这里指太阳当头晒。②翰,黄颖注:“马举头高昂也。”马头高举即飞奔之状。③当位,此以六四爻位爻象为据。六四,阴爻居阴位(第四位为阴位),是为当位。之所以称“疑”,因为看到大批人马奔驰而来,心中犯疑,难料吉凶。
【原文】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①。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译文】
六五:奔向丘园,送上许多布帛,初遇困难,终则顺利。
《象辞》说:六五爻辞说的吉利,是指有婚姻之喜。
【注释】
①戋戋,马融注:“委积貌。”即一大堆的样子。
【原文】
上九:白贲①,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注释】
①贲,饰,这里指配色。白贲,犹言白底的布帛饰以各苞花纹。
【译文】
上九:送上白底饰以诸色花纹的布帛,不会坏事。
《象辞》说:白底的布帛饰以诸色花纹,没有灾祸,因为上九居一卦乞首位,像人高高在上,志得意满。
贲卦
经文:贲:亨,小利有攸往。
注释:贲(bì):卦名。有修饰,文饰之义。帛《易》作“蘩”。小利有攸往:有小利可以前往。
朱熹《周易本义》曰:“贲”,饰也。内离而外艮,有文明而各得其分之象,故为贲。占者以其柔来文刚,阳得阴助,而离明于内,故为“亨”。以其刚上文柔,而艮止于外,故“小利有攸往”。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注释:贲其趾,舍车而徒:饰其脚趾,弃车徒步而行。趾,脚趾。徒,徒步。
朱熹《周易本义》曰:刚德明体,自贲于下,为舍非道之车,而安于徒步之象。
六二:贲其须。
注释:贲其须:修饰其须。须,须。指面毛与胡须。
朱熹《周易本义》曰:二以阴柔居正中,三以阳刚而得正,皆无应与。故而附三而动,有贲须之象。占者宜从上之阳刚而动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注释; 贲如濡如,永贞吉:修饰、润色,长久守正则可得吉。如,语助词。濡,湿润而光泽。永,长久。贞,正固。
朱熹《周易本义》曰:一阳居二阴之间,得其贲而润泽者也。然不可溺于所安,故有“永贞”之戒。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注释:贲如皤如,白马翰如:修饰素白,白马奔驰如飞。皤(pó),老人发白曰“皤”,此指白色文素之貌。翰如:言马奔跑如鸟飞之疾。匪寇婚媾:不是强盗,是来求婚的。匪,即非。寇,盗寇。
朱熹《周易本义》曰:“皤”,白也。“马”,人所乘,人白则马亦白矣。四与初相贲者,乃为九三所隔而不得遂,故有“皤如”。而其往求之心,如飞翰之疾也。然九三刚正,非为寇者也,乃求婚媾耳,故其象如此。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注释:贲于丘园,束帛戋戋:修饰家园,只以寥寥束帛。丘园,家园。帛,丝织品总称。戋戋,即残残。指很少。
朱熹《周易本义》曰:六五柔中为贲之主,敦本尚实,得贲之道,故有“丘园”之象。然阴性吝啬,故有“束帛戋戋”之象。人而如此,虽可羞吝,然礼奢宁俭,故得“终吉”。
上九:白贲,无咎。
注释:白贲:以白色装饰。
朱熹《周易本义》曰:贲极反本,复于无色,“善补过矣”,故其象占如此。

易经第二十二卦体现了什么

易经第二十二卦 山火贲
体现了一个势,及应对的方法。
所谓势,就是山在火上,两相交映,山为阻,火为动。
所谓应对,山滞火势,而火要想贲,则要乘山势之静,而更加努力。

《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 ~~求解卦!!

先生所提的问题是解释古经中至今犹难的问题.古来注<易>名家不知有多少,但各家各说,迄今并无绝对权威的注本,并依然众解纷纭叠出.先生请人家在贴上为你解释,可能很难.先生若要研<易>,不妨先访购一,二本通俗易看的注本看看,然后逐步深入探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