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贾宝玉说的木石姻缘是什么意思

贾宝玉说的木石姻缘是什么意思,金玉良姻木石姻缘分别指什么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什么叫做“木石姻缘?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贯穿始终的主要角色,是绝对的男一号,同时是一个充满谜团与矛盾的艺术形象。《红楼梦》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被称为“木石姻缘”。

对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姻缘”,想必很多人都是非常纳闷的,贾宝玉有玉,林黛玉有玉,为什么不叫“金玉姻缘”或者“木玉姻缘”?

原来,贾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住在赤瑕殿,虽然“瑛”和“瑕”都有玉,但我们仔细分析不难看出“瑛”在《辞海》中的解释为“像玉的石头”,而“瑕”本身就是指带有瑕疵的东西,而赤瑕就是指红色的带有瑕疵的玉石,是最不值钱的石头的一种。因此即使贾宝玉出身富贵,又衔玉而生,仍然被称作石头。而贾宝玉曾经在梦中说过,自己讨厌“金玉姻缘”,喜欢“木石姻缘”。而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自古以来就将草木合起来,所以将林黛玉比喻为草说得过去。所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称为“木石姻缘”,是最为准确的一种说法。

红楼梦

红楼梦木石情缘是指什么

木指林黛玉,她是绛珠仙草
石就是贾宝玉咯,他有块通灵宝玉
但其实这个问题在红学界还是有争议的

红楼梦中,“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玉钗姻缘宝玉、宝钗之间的所谓“金玉良姻”,却是癞僧、跛道专门为贾宝玉量身定制的姻缘,在书中正代表了作者所要肯定、所要宣扬的“出世”精神!而在这个方面,非常明显的一个例证,就是书中癞僧、跛道对待钗、黛二人的态度的截然不同。按小说交代,钗、黛小时候均得过“无名之症”,任凭吃遍凡间的医药,均毫无效验。此时,又都有一癞头和尚出现,主动地要为她们疗此奇怪之病。然而,同样是这个癞头和尚,他为宝钗、黛玉开出治疗方案,却大不相同:对黛玉,他要求化她出家,并提出警告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见第3回)——明显表现出对黛玉未来情感与姻缘的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这样的治疗方案,自然为黛玉一家所拒绝。而且,癞僧的话,也被看成了所谓“疯疯癫癫”的“不经之谈”。对宝钗,癞头和尚却完全没有提出这么苛刻的出家或“禁锢”要求,相反,他倒是主动地为宝钗未来的婚姻,指明了对象:他不仅送予宝钗实实在在的海上仙方——冷香丸,还为宝钗提供了所谓八字吉谶,要她“必须錾在金器上”(见第8回),并强调说“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见第28回)。——又分明表露出对宝钗未来情感与姻缘的一种热烈的期许。而事实上,宝钗一家也几乎完全接受了这个和尚的忠告。我们看到,宝钗一直服用冷香丸,佩带錾有八字吉谶的金锁,直到她进入大观园之后!——一个是必须从小化她出家,或者外姓亲友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否则,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一个却是“先天壮,不相干”(第7回,癞头和尚语),不仅不需要回避外姓亲友,那癞头和尚还主动地在她的外姓亲友中,为她指定了将来婚嫁的对象。钗、黛的病,以及癞僧对她们的态度,竟是这样全然相反。 (黛玉为以眼泪还尽前缘,僧道二人阻止之,亦为常理。岂可妄以为作者之意?僧道二人所订者,不过安家保命之法,作者之意说,或有之而已,死人不可求问。后人自取其意罢了)木石前盟那么,所谓的“木石前盟”与所谓的“金玉良姻”,曹雪芹的“倾向性”究竟如何?到底哪一个是作者所要深切痛悔的,哪一个才是作者所要真心认同的?我想,即使是那些感觉比较迟钝的读者,也不难从中看出些门道来了。而说到作者的“倾向性”问题,过去,那些拥林派论者往往是喜欢抓住第36回,宝玉梦中的一句喊骂(即所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来大谈而特谈的。他们很希望以此来论证作者的“倾向性”在于“拥林”,即所谓“内木石而外金玉”是也。然而,如果真要仔细地推敲下去,以上这种所谓的“论证”,却不免会适得其反。其举出的这一个论据,恐怕倒恰恰证明了作者的“倾向性”,并不在于“拥林”,而在于“拥钗”,即所谓“内金玉而外木石”是也!或者说,作者对黛玉及其“木石前盟”的态度乃是似扬而实抑,对宝钗及其“金玉良姻”的态度乃是似抑而实扬!首先,所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可“和尚道士”又究竟是什么人呢?他们不正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吗?小说第3回,黛玉说癞头和尚是“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而脂砚斋却立即针对这“疯疯癫癫”、“不经之谈”八字,批云:“是作书者自注!”(甲戌本第3侧批)试想,这“和尚道士”若不是曹雪芹自己的精神化身,他们那些“疯疯癫癫”,专讲“不经之谈”的言行,又何以会是“作书者自注”呢?而更进一步,这癞头和尚的“疯疯癫癫”、“不经之谈”,既然是“作书者自注”,那“和尚道士的话”,又究竟信得信不得呢?我们看到,在小说中被称为“和尚道士”的那一僧一道,正是联结书中前世与今生,幻境与现实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纽带。 (僧道所论者,乃是居家处世之法,宝玉之言确是人物心中直言。不论作者之意如何,宝玉之意已明。更何况借僧道之言举证作者心意为拥钗,不过是牵强附会而已)

木石姻缘是什么意思

出自红楼梦第02回:青埂峰故知倾肺腑 绛珠宫慧婢话悲欢
宝玉在青埂峰与湘莲静修,某日2人偷偷到松树林游玩,湘莲道:我听说你娶了亲,中了举人。如何又出家呢?问得宝玉心中十分难过!歇了半晌,才答道:你以为娶亲是我愿意的么?都是家里他们闹的,也坑死了一个人呢!湘莲恍然有悟道:我这才明白了。从前师父说过什么金玉姻缘,又是什么木石因缘,大概就指的这件事。究竟金玉姻缘是指谁?木石因缘又指的是谁呢?
木石因缘,指的宝玉和黛玉的前世因缘,在前世,宝玉是奇石,黛玉是仙草,二人能在一起是前世结下的姻缘.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欣赏的是木石因缘,拒斥的是金玉良缘,即宝钗与宝玉的所谓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

史湘云和宝玉什么亲缘关系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
贾母是史家的人,她的侄子,也就是他哥哥或弟弟的儿子,生的女儿,就是史湘云。
她跟宝玉血缘很淡,具体该叫什么关系我也说不好,不过两个人一直是哥哥,妹妹相称得
黛玉的话就不一样,她跟宝玉是绝对的表兄妹

《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最后嫁给了谁?听说是柳湘莲?又或是贾宝玉?

史湘云是仅次于黛、钗的一个“女主角”, 黛、钗、湘是关系到宝玉结局的主要三个少女,她最后嫁给了谁呢?《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回,似暗示她将嫁给宝玉,但又有脂批说:“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有人据此认为,史湘云嫁给了卫若兰。周汝昌先生不同意,认为史湘云这么重要的人物,曹雪芹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她,最后却让她嫁给一个并不重要的角色卫若兰,实在是不合情理。湘云与宝玉的关系,也是很亲密的。二十回有脂批云:“写得湘云与宝玉亲厚之极,却不见疏远黛玉,是何情思耶?” 第三十一回,宝玉从张道士那里得了个金麒麟,“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拿起来揣在怀里。”第三十一回,湘云碰巧拾到了宝玉的金麒麟,拿着和自己的麒麟相比,并发了一大通关于“阴阳”的议论,然而,湘云嫁宝玉,也有不利的证据,就在金麒麟这一回,脂批说得很明白: “撕扇子是以不知情之物供姣嗔不知情时之人一笑。所谓情不情。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惑?故颦儿谓情情。” 抄捡大观园后,宝钗搬出大观园,晴雯被逐,盛会解体,园中人物,风流云散,大观园先成了荒凉凄寂之地。随即贾家事败。正如第四回门子讲“护官符”时所说:贾、史、薛、王四大家族是荣枯成败,息息相关的,史家同样陷入败局。被抄家籍产的同时,人口女子,例要入官,或配与贵家为奴,或发卖与人作婢。此时史湘云前者“不答”的那件道喜的婚事,早已生了变故,成为虚话,未婚少女,遂在被籍由官府处置发落之数内。后,湘云流落入卫若兰家。得冯紫英之力寻得宝玉,于是将湘云送到可以和宝玉相见之处,这时宝玉只身,经卫、冯好意撮合,将与湘云结为患难中的夫妻。 梁归智很同意周汝昌的看法,认为湘云判词中“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不但暗寓了“湘云”一名,而且“湘江水逝”,用了“娥皇、女英”的典故。舜死,娥皇、女英在湘江痛哭,洒泪成斑竹。 黛玉别号“潇湘妃子”,黛玉自己也作诗“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这“湘江旧迹已模糊”与“湘江水逝楚云飞”是一个意思。黛玉和湘云,就是宝玉的娥皇、女英。 《红楼梦》判词中,凡荣、宁府以外的年青女性,如宝钗、黛玉、妙玉、袭人、晴雯,都或多或少地要提到宝玉。如“纵然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宝钗),“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黛玉),“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妙玉),“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谁知公子无缘”(袭人)。那么,湘云判词中的“才貌仙郎”,当亦指宝玉无疑。 史湘云一出世就尝到了父母双亡的辛酸。又有谁会理解一个侯门的千金小姐尖尖十指阳春手,竟然要拈针带线做工到天亮。在大观园里短暂的生活,是湘云最快乐的时光。可是当她不得不回家时,回身嘱咐宝玉要记得提醒史太君常常接了她来,那时史湘云将哭而不敢哭的情形,在我的心中,这就是真实的史湘云,这才是尝尽人生苦楚的史湘云。可怜的女儿,连哭都有那么多的顾忌,在那封建礼教风刀霜剑的氛围笼罩之下,史湘云失去了发泄痛苦的权利。比起林黛玉那尽情的眼泪来,湘云不是更要令人可叹吗? 黛玉的美丽在于她是一个活在梦里的人,她可以忽略现实而存在。但湘云的美好却是因为她就活在现实中,固执地迎着许多不幸而快乐着!她本应该是属于生命与幸福的女孩子,本应该“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地久天长”!一个温暖的家,一个疼爱她的丈夫,这就是她所要求的一切。但,上苍连这小小的愿望也不能够满足她,我们想像不出“水涸湘江”是什末样的结局,只是知道,这世间又多了一个悒郁、困苦的魂灵,只是希望,贫困的她笑容依旧! 生子当如赵子龙,娶妻当若史湘云.